第四百七十二章 暗滴蛟珠淚(四)(2 / 2)

可有的案件,為了防止誤判,也會將案情經過,以及如何審判的過程呈到大理寺,這是起一個監督作用的。總之,沒有後世完善,但有一套原始的機製約束監督,盡量給百姓一個公平。

對有的案件大理寺產生疑問的,可以派人下去重新審查。甚至大案要案,直接繞過地方政府。

所以劉仁軌想方設法,將朱敬則拉上大理寺少卿的地位,正是為了這個權利。

事先狄仁傑就安排好了,在三州買下了一些隱蔽的房屋,在房屋裏又挖了一些隱蔽的地窖。各個要審問抓捕的犯人性格特點,外出,一個個摸了清楚。大理寺的各個官吏到達後,立即對這此人犯進行秘密抓捕,帶到地窖審訊。甚至為了讓當地官員不易察覺,刻意在這之前數月內,製作一些矛盾,使當地的官員與人犯的家屬產生誤導的想法。

錄取的口供,再用快馬呈到洛陽。

不過這些口供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到達。地方上的口供齊了,才開始抓捕兩京的人犯,到了那時,也到了圖窮匕現之時!

已經開始!隻是口供還沒有傳回來。

因此,李威依然很安靜。

但沒有想到有幾位異想不到的客人,要求謹見。

是倭國的使者,遭到新羅人殺害,想到唐朝討一個公道,唐朝一直沒有理睬,想到自己回去後的下場,不敢回去。聽說了唐太子回來,又會作戰,於是前來尋找機會,看唐太子能不能替他們作主。

嗯,果然找對了人。

對這些倭人,李威表現極大的興趣。

對內侍說道:“讓他們進來。”

進來了三個長相很矮小的中年人,領頭的中年人一下子跪在地上,說道:“仆河邊獸生參見太子殿下。”

唐朝話說得挺順溜的。

李威說道:“好名字。”

“謝過太子殿下誇獎。”

李威想笑,忍住,說道:“何事見孤?”

將事情大約經過說了一遍,幫助你們倭國人討一個公道,我傻啊。但這個倭國也不大好征服,有不少人,也有許多軍隊,還有一些粗製的文明。並且大敗於劉仁軌之後,害怕唐朝入侵倭國本土,在本土上挖了三道壕溝。

況且還有大海之隔,現在攻打這個小倭國,也不大符合大唐利益。相反,擔著無數風險。

接見他們是想看看這個倭國人現在的奴才相,出一出後世的惡氣。

看完,也聽完了,立即答道:“此事孤不能作主。”

獸生的立即伏下號淘大哭,一急,說倭國話了,聽不懂。但表情很悲傷,忽然想起來,改說唐朝話,道:“太子殿下,那些新羅人可惡啊,對你們大唐同樣不尊敬。”

這一句倒是說到李威內心深處。

倭人不是好東西,棒子同樣不是好東西。就那樣蛋大的國家,仗著美國人撐腰,也沒有少打國人的臉。這還不要緊,最可恨的是他們不要臉。

可是以現在的國力,打倭國,不切實際。打新羅,同樣不值得。

但是靈機一動,說道:“獸生,你且等一等,孤有可能兩三個月後,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謝謝太子殿下,謝謝太子殿,”太子的峰回路轉,讓獸生的大喜過望,連連磕頭。然後告辭。

自始至終,狄蕙就坐在旁邊,丈夫辦正事,她沒有插言。但走了後,抱著李湟說道:“殿下,臣妾有一句話想要多言。”

“說吧。”

“現在西域未平,吐蕃又隨時會前來攻擊,不能出兵新羅。”

“犯得著為這些倭人出兵麼?”

“那殿下的意思是”

“不用我們出兵,但兩條狗,給它們一根骨頭,就會狗咬狗,我們唐朝等著看好戲就是。這也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沒有了新羅就沒有了後來的棒子,拿下了整個新羅,以大海為長城,以後敵人就無法從東海尋找一塊跳板,攻打唐朝的內陸。這不僅是為了唐朝的擴張,也是為子孫萬代著想的。

“臣妾明白了,殿下想挑唆倭國攻打新羅,讓他們兩敗俱傷。”韋月說道。

“什麼叫挑唆,用詞不當。”

韋月咯咯地笑。

然後風平浪靜,幾天過去了,太子隻是在東宮,除非尋上門去,否則都不出宮半步。許多大臣懸著的心,一個個又放了下來。但還是很怪異的。因為兒子的五百甲兵所逼,李治沒有辦法回皇宮了。

原來喜歡住在上陽宮,可突然想念皇宮起來。而且不能去皇宮,就沒有辦法上早朝。

一生氣,又病倒了。

武則天一看,這樣僵持下去不是辦法,而且兒子越是這樣平靜,她越是擔心,又再次來到東宮。這一次決定好好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