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暗滴蛟珠墜(三)(2 / 3)

但心中冷笑,這一逼,朝堂上太子的力量越來越弱,大約太子也是急了。

急倒未必,不過需要壓一壓,能不能使這四個人醒悟,李威沒有抱多大希望。但壓過了,讓他們三思,大變到來之時,不會有意外發生。否則這個裴炎率領這四人,再加上薛元超,來個強行請願,有可能事情會糟。

裴炎的狐朋狗友已經夠多,薛元超又提撥過許多人,再加上四位新宰相,這一倒戈,會有許多大臣盲從。這才是李威最擔心的,因此,從一進城門起,就開始強勢。

如薛訥同樣開的一句玩笑,京城中最不能得罪的,是自己小妹。但最能得罪的,卻是自己,沒有大的過錯,自己仁愛嘛,不會戒意的。平時這種仁愛會為自己贏來好名聲的,但在這關健時候,不是仁愛,是軟弱!那卻成了致命的弱點。

對於薛元超的倒戈,李威卻能想到。昨天晚上聽了上官婉兒說過內宮的事,相信,這個人性格軟弱怕生,母親的種種手段,非得屈服不可。但本來也將此人排除在外。

不過裴雨荷還是擔心,看到他們四人走後,說道:“殿下,剛才你說殺無郝,是不是過了?”

“不過,孤都這樣點醒,若繼續與裴炎走下去,孤從來說話算話的!”冷然道。

有人說曆史母親做了女皇後,是好皇帝,有人說是壞皇帝。這個不管,作為自己,是絕不能看到,母親一步步走向女皇之路的。大變拉開,這四人如執迷不悟,誤了他的大事,必殺無疑。

雖然是人才,但這四人當中,沒有那一個,絕不是那種必不可缺的人才。說句不好聽的,他寧肯載培契丹人駱務整,都不願意載培這四人。

丈夫對裴炎喊打喊殺,裴雨荷不敢再勸。而且當初裴炎與太子結仇,也多半因自己而起。又說道:“殿下,婉兒很是辛苦,是不是勸一勸天後,不要她再去執掌詔命?”

“為什麼不去,孤還指望她以後替我執掌詔命呢。”李威笑道。

母親這個載培好啊,雖然學了多年的古文字,然而讓他寫現在這種駢韻的文章,依然感到頭痛。以後有這些詔命,交給上官婉兒處理就是。不是執掌詔命,就是內相。也要看帝王本身,給你建議發言權,這個執掌詔命,那就有份量。若是不給,隻是相當於一個小秘書的工作。

做秘書,還有比上官婉兒這個秘書更勝任的?

說完了,站了起來,要去四方館。

看一看那些歐洲的土包子。

長安與洛陽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國際化城市。僅是長安一處,一百五十萬居民,加上候選官員、內侍宮娥,宿衛士兵近兩十多萬人,但是滯留的留學生、使者與商人,最高的時候就達到了三十多萬人。僅是波斯人隨卑路斯前來長安的就達到了近萬人,到了天寶還有四千多人依然留在長安。後來就消失了(同化了)。最搞笑的一些熱愛大唐外國人,不顧本國禁令,冒著殺頭危險,也要往長安跑。嗯,還不少的。

洛陽規模小一點,可也有不少。這些外國人當中,最少近十萬人,由唐朝包吃包喝包穿包住。然後再由這些外國人,將中國的文明,帶到大食、波斯、高麗、倭國、吐蕃、突厥與南洋。

對文明的傳播,李威沒有太反對。就象水往低處流一樣,唐朝的文明站在世界之巔,必然向低遠流動。然而為了展示一下泱泱大國的風範,白白養活那多人外國人,甚至還會讓他們打包帶走,這個李威就很反對了。要知道這些吃的喝的穿的,皆是唐朝百姓一點一滴,從各地運到兩京的。唐朝的百姓也沒有真正到達小康地步,許多百姓連溫飽都不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