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未怕金吾嗬醉(二)(3 / 3)

“是啊,經先生一說,我才知道兩月前,也是機會,隻是當時惘然。”

“不晚,不晚,臣之所以將這些事翻出來,是讓殿下反思。既然失了羊,就要補牢。但當時,殿下做得很不好。你越爭,越不放,就越是醜陋,天皇就越是厭惡,你不是在爭啊,是在幫助太子,改變天皇的想法與印象。”

“我當時也想退的,張相公誤我。”

“所以說殿下沒有用到能臣。”

“先生如此睿智,為何不協助太子,何來助我?”

“太子資質未必比殿下好,隻是一群得力幹將協助,才成今天之勢。殿下雖然是一人傑,因為種種,從鳳凰末落成一隻野雞。在下呢,相助太子,隻是錦上添花,未必會得到多少重用。隻有相助殿下,殿下才會真正的重用,成為殿下的狄仁傑與魏元忠。這是諸葛亮助先主的原因也。民間也有雲,寧作雞頭,不作鳳尾!”

將李賢比作了一隻野雞,可是李賢聽了這些話後,卻不能發作。說得很有道理的,那是,這些話不僅是段夫慶的揣測,原來在論欽陵帳下,論欽陵也提及過長安的政局,是他二人的智慧結合,當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道:“先生有何良策?”

“既然來了,我自會有良策相助。不過有一事還請殿下幫忙。”

“請說。”

“剛才臣要謁見殿下,門房甚是傲慢無禮,不是臣送了幾片金葉子,還不得轉告。”

“來人哪,”李賢一聽大怒,真怒假怒不管,先將這個胡人心籠住,吩咐人將這個門房拉下去,重笞了五十杖。打得哭爹叫媽,一邊哭喊,一邊心想,果然靈驗啊,這才一會兒,就讓自己後悔了。

“為什麼臣讓殿下處罰此人?”

“不知。”

“臣雖自幼讀了一些韜略,也自認有一些微薄的本領。可是一個胡人身份,家庭又不大好。冒然投奔殿下,殿下門下一定也有一些心屬繼續輔佐殿下,若不立威,必然會被這些心腹所輕。”

“先生不必擔心,我一定將你當作我的範雎。”

“有殿下此語,臣就放心了。其實殿下,如今做出正確的舉措,並不晚。”

這是第二次說不晚了,李賢問道:“何策教我?”

“還得要退。太子如今的名聲,繼續呆在青海,青海一戰,是與吐蕃人作戰,會戰到猴年馬月,才能算是勝利?並不是想全功,他是太子,是將來的人君,要這個功勞有何作用?難道讓上帝來封賞於他?全功無法賞,萬一失敗怎麼辦?這也是一種退啊,到了京城,天皇就會尷尬,就會難堪,危機就到來了。太子都知道退,為什麼殿下不知道退?”

“如何退?”

“監國不監也罷。”

“可是張相公說不監國,父皇會失望。”

“何來此言?”段夫慶先是一愣,忽然想起來,大約一段時間這個皇子想退了,可是張大安他們又將這個皇子拉上了賊船。不能退啊,一退張大安他們將來怎麼辦?大笑起來,道:“真是一群蠢材,不知如何做宰相的。”

李賢不能反駁,張大安對他還是不錯的,不過現在看起來,才智是差了,至少與眼前這個胡人相比,差了可不止一尺兩尺。

“退就代表著不爭?這是什麼說法。殿下,且聽我說,退,明處不爭,暗處爭。而且殿下一退,機會很多啊,好處很多啊。首先臣說第一個機會,一個天大的機會。隻要殿下一退,雍王黨就散了。是不是很可惜,錯,不可惜。臣剛才說過,殿下所有這一切,是天皇賜予的。隻要天皇恩準,雍王黨永遠會存在。但一退,朝堂的台麵上隻剩下天後黨與太子黨。好大的機會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