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未怕金吾嗬醉(二)(1 / 3)

論欽陵數計,有的計策明顯地失敗。

比如拉攏黨項人,做得太晚,若是前年拉攏也許會有效果,現在想到有些遲了。做得也不錯,分配了一些奴隸,還給了一些財物,以及從劍南偷偷地弄來的糧食。還有其他的一些舉措。

若是以前,黨項人有可能會受寵若驚。

然而廓州的麥子一天天地接近成熟,還有太子勾畫的那幅美好圖案,甚至有可能得到一部分垂涎已久的九曲之地,還有呢,野辭明月被太子妃正式接見,原來不知道,隻想姻親有好處,現在才知道,黨項嫁女給太子是多艱難的事,越難才越會珍貴。因此,無論論讚婆使出什麼手段,也起不了效果。

還有的,要時間檢驗,比如撤出空間,僅占據九曲軍與獨山軍這兩個橋頭堡,確保河西不失。百姓騰向牛心堆以西。有沒有效果,唐軍能不能破解,數月後便知。

但有的起到作用。

比如糧食,運輸成本高,雖然能弄來,成本高,數量少,起的幫助不大。

可另一個人卻起到作用了。

段夫慶帶著三四名親衛,以及一些財物,潛到長安。並沒有急,而是整天呆在茶樓酒棧裏,聽百姓的談論。能聽出很多有用的消息。然後又矯正自己的發音。他不但會說唐朝話,還會認識漢字。

長安更是這時候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什麼樣的人種皆有,日本人、新羅人、南洋人、突厥人,甚至包括他們自己吐蕃人、遙遠的大食人與黃發綠睛的歐洲人種。

但小心為妙嘛。

過了幾天後,了解差不多,開始行動。臨行前,論欽陵交待很模糊,主要還是讓他見機行事。分析了一下形勢,做了一些調整,沒有立即散布謠傳,也不大好散布。而且事情真相,與他們在軍中聽到有出入。這個雍王李賢並不是一無是處,不是李賢弱,而是他的那個母親太強。

來到雍王府,對門房說道:“麻煩你去稟報你們家殿下,就說想要從初九演變成九五,請他出來見我。”

這個初九與九五是指的《易》中的爻數。

隻看過三本書,早先唐朝與吐穀渾友好的時候,他叔叔從長城帶回來的,一本《春秋》,一本《孫子兵法》,一本《易經》。沒有名師教導,隻好自學,卻學了一些野路子。比如《易》,他沒有學到算命的本領,卻看到了一些樸素的辨證觀。比如《孫子兵法》,如何行軍作戰的,沒有學到多少,卻學到了戰爭與國家的關係。再比如《春秋》,沒有學到其中的禮,卻看到了一些國家興亡的因素,其中諸候之間的明爭暗鬥。

沒有得到真髓,可吸收的全部是實用知識。後來得到論欽陵器重,跟著論欽陵後麵做事,又學習了一些本領,將以前的想法一一印證。不能與論欽陵相比,可不古板,不教條,而且最善長的就是權謀與爭鬥。最少比張大安要強。

李賢不是想見就見的,因此,一上來就賣了一個噱頭。

門房一看,一個胡人,胡人在長安很多的,不奇怪,一時間沒有想到什麼初九九五,易經中有這兩爻卦象不要太多。但這個胡人說話怎麼這麼牛氣呢?手一揮,說道:“去,去,我們家殿下那有空見你。”

段夫慶從懷中掏出幾片金葉子,說道:“你隻將這句話帶過去就行,見不見與你沒有關係。不過你會後悔的。”

“我幹嘛後悔?”

“因為你的傲慢,待會兒我讓你會感到後悔的。”

總之,給了金葉子,可說話依然很牛氣。

門房真讓他唬住了,肯定眼前之人不是神經病,難道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於是進去稟報。

他不懂,不代表著李賢不懂,易經中許多陽爻有初九九五之爻。然而最重要的是乾卦中的兩爻,初九之爻是潛龍勿用,九五之爻是飛龍在天。但一個乾卦,一個坤卦,不是隨便亂卜的,也不能隨便亂說的。看到寺廟裏六十四卦,在這時候大多數將這兩卦藏了起來,以免讓人萬一抽中,招來災禍。

說道:“讓他進來。”

門房剛要出去,李賢想了想,說道:“還是我親自迎他吧。”

門房失了一下神,還真迎啊?

這一迎,李賢又向深淵裏滑落了一步。會幫,但段夫慶真有自信心,扶佐他,打敗武則天與太子?也沒有。隻不過最終目標是讓唐朝朝堂更混亂,吐蕃好混水摸魚。熬一熬,吐蕃與吐穀渾生機恢複過來,又可以一戰了。這一回論欽陵心不貪,憑借那個太子,與那個裴侍郎,還不是大論對手的。

“你是?”站在門口又遲疑起來,一個胡人,就讓自己大驚小怪,是不是太荒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