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夜寒月白(三)(2 / 2)

於是低聲說了一句:“劉仁軌那廝說得對,臣也想太子了。”

一句話臊得李賢隻好掩麵羞愧而退。

但回去後,反思了一下,沒有想到自己做得太過急,隻是感到不大妙,於是上奏,要求辭去監國之職。

房氏說的有些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李賢醒悟得也很及時,可他上了這個火架,武則天怎麼可能讓他輕而易舉地下來。

李治將他又召見皇宮,說道:“跪下。”

心情惡劣之極,這是第二次一見麵就讓他跪下來的。沉著臉說道:“何故辭去監國之職?”

“父皇身體康複,兒臣不敢監國。”

“你不是很想監國嗎,還讓朕將太子之位立於你嗎?”

“兒臣不敢。”

“是真不敢嗎?”

“是”

李治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一起跳出來,道:“你還有什麼不敢的!”

“兒臣”

“監!若是你沒有你大哥做得好,休說太子,京城你都休想呆了!”

不但不讓他退,又從內宮裏派了兩個識字的太監,觀察他的作為,起居。也就是白天一個太監站在旁邊記他的所有言論,以及接見的大臣,所做的事。夜晚睡覺時,還要注視他夜裏做了什麼事。

這樣做,諸位大臣心裏冷了一大半,許多大臣立即離開他這一條戰線,不妙了,這樣都感覺不出來,也休想在朝堂上混下去。

然後又親自主持了李顯的大婚,改封李顯為英王。又請一些宏學之士與有名氣的大儒,指導李顯學業,甚至下詔,讓崇文館的學士,教導李潞。才蛋大的孩子能學什麼?

燕子就回來了,一大群在東宮上空嘰嘰喳喳地叫著。

碧兒在東宮與幾個少女愁眉不展,一起看著遠處。

遠處幾個峨冠老者,手裏正捧著一本書,讀道:“王啟監,厥亂為民,曰,無胥我,無胥慮,至於敬寡,至於屬婦,合由以容”

劉群兩眼茫茫地向碧兒問道:“良媛,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啊?”

碧兒也答不出來。能知道一點,可清楚地將它解釋出來,卻是不可能的。

上官婉兒說道:“君王所以立諸候監國,是為了治理民眾。王說,不要相互殘害,不要相互虐待,那些寡女鰥夫與孤苦無依的人們,甚至那些卑賤的侍婢,都要加以保護。”

“這個殿下能聽懂嗎?”劉群睜大眼睛又問道。

“”

不一會兒,李潞忽然大聲哭了起來:“娘娘,我要吃奶。”

幾個大儒如蒙大赦,急忙告退,自己也慚愧,一生教人為學,可就不知道三四歲大的孩子學什麼知識。

正在這時候,太監匆匆忙忙地闖了進來,說道:“報,報,雅州的急報。”

裴雨荷溫言說道:“慢一點,慢一點稟來。”

可是心裏麵沒有明白,雅州是西南,怎麼將急報送到東宮?

“大喜,大喜,太子還活在人間,二月中旬,太子殿下率領軍隊出現在東女羌。”

“那他現在何處?”碧兒幾個女子急切地問。

“太子大約是想從吐蕃的鬆城方向突圍出來,可前方有許多吐蕃的大軍。雅州刺史得到消息後,立即召集軍隊,準備與太子殿下遙相呼應,策應殿下返回。可又得到諜報,殿下看到前方吐蕃軍隊多,又滑向了金川,然後不知去向。”

幾個女子又為之沮氣。

沒有出來,有何喜之有?

然而消息傳開,群臣一個個默然,不知道太子是怎麼走的,想出現在東女羌,必須經過紫山口,上了哪裏,真正是高原所在,天氣惡劣,特別是前段時間,天氣惡寒。

武則天在後宮大哭:“我苦命的兒啊。”

哭完後,直闖政事堂,將李賢批閱的奏折一一拿了出來,說道:“你就這樣監國的?”

其實第一次監國,李賢所批的奏折,已經能可圈可點,缺陷不少,但做得不錯。可終是年青,又是第一次,落在武則天眼裏,想挑錯誤與不足之處,可想而知的。

一邊挑,一邊指責!

張大安嘴張了張,卻說不出來。人家是教兒子,而且還有本事教兒子,所挑的錯誤,就是自己平時都沒有在意過的。有什麼反駁的理由?

裴炎隻是心中冷笑,這一大家子亂了,不過他心中的更騰起了許多想法,唯一忌憚的是太子,除了太子外,還有什麼?一個急佻的皇子,一個貪戀權位日漸昏暗的皇帝,一個更貪戀權位的婦人

好啊!

但是冷眼相觀,心中卻清楚,皇後這是一步步相逼啊,逼到雍王寢食不安時,必然會做下更悖逆的事。那時候新賬老賬,全部一下子收拾。甚至武則天都不會出麵,李治主動會用雷霆手段,處理這個兒子!(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