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聲羌笛(一)(3 / 3)

長安城中,同樣也在慘烈地交戰,隻是看不到刀光,看不到血影。

守歲宴後,李賢找來了張大安與高政等人商議。

高政說道:“明崇儼此人必殺。”

本來認為將明崇儼引到長安來,是一著妙棋,經常替皇上治病,那麼就能聽到宮中的許多消息。沒有想到這廝反水了。這個頭帶得可不大好,以後會有更多的大臣象明崇儼這樣,三麵兩刀。

張大安搖了搖頭,說道:“不妥。”

“為何?”

“你認為當年太子不想殺此人,為什麼留下來?因為皇上的病啊。殺明崇儼不難,此事還沒有平息,明崇儼若是遇害,皇上會悖然大怒。”

“但明崇儼太可惡了。”

“可惡也要忍。”實際上張大安也希望明崇儼早生早投生,現在看雍王占了大勢,許多大臣附從,皇上已經表示不滿,還有宮中一個深不可測的皇後。這時候皇上立即生病去世,雍王會順理成章地登上帝位。時間拖得越久,變化會越多。但理性告訴他,明崇儼不能殺。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李顯在宮中提出的幾個疑問,終於傳揚開來。

長安的議論聲多了起來,這還不是要緊的,皆沒有證據,隻是稍稍懷疑,況且還有皇上的罪己詔在前麵擋住。可另一條消息,終於讓李賢寢食難安。自宮中莫明其妙突然傳出一股謠傳,說他非是皇後所生,而是韓國夫人生下來的。皇後為了替自家遮扭,將李賢認領下來。甚至李賢是不是皇上與韓國夫人生下來的,都未必可知。

可以作一個比較,韓國夫人生下了的賀蘭敏之,想淩侮小公主與太子妃,雍王呢,無論太子如何對他,是親兄弟,也要一心置大哥於死地。皆是喪心病狂的人。

還有一個證據,民間說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太子與父母也頂過,可還是很孝順的,為什麼雍王卻一心想置大哥於死地,想置母親於死地?若是皇後親生兒子,會不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

不僅是道德上敗壞李賢的名聲,一旦這個謠傳傳出去,都不是皇上的親生兒子,有何資格繼承帝位?

上七人日節到來,大約認為長子沒有死,李治身體又好了一些,在宮中設宴。宴席途中,李治看著明崇儼說道:“明卿,這一次朕重病不起,還要多謝你相治。”

“臣不敢。”

“來啊,傳朕詔書,封明崇儼為太常寺丞。”

“謝過陛下。”

本來事情到此結束,按照人日節傳統,要賞雪剪彩,也就是剪花,或布或紙。李治帶著諸臣觀看宮女剪彩,明崇儼走到武則天身後,對武則天說道:“臣略知一些相術,方才觀看一下諸位皇子皇孫的麵相。”

“哦,說來聽聽。”

正好不遠處有一個太監叫陸博的,是李賢的親信,二人在說話,有可能沒有注意,聽到這一句話立即站了下來。

明崇儼說道:“數王當中,雍王不堪重用,周王貌似太宗,相王與魯王最貴。”

也就是雍王做不了皇帝,有可能是李顯,李旭輪與李潞。當然,太子的年齡越小,皇後才越好掌權。

武則天淡淡一笑,道:“此言不可胡亂說。”

“喏!”

這段對話傳到李賢耳朵裏麵,越發感到不對。又將張大安與幾名親信喊來商議。

張大安眉頭也皺了起來,任由這個小人在中間搗鬼,後果同樣很嚴重。特別是皇上在他的醫治下,病情還真的有好轉,說不定最後連皇上都能聽他的讒言。想了半天後,說道:“殿下,真殺,須做得幹淨一點。”

話音剛了,外麵李賢的仆役闖了進來,說道:“殿下,不好了,方才在東市上,明崇儼被三名刺客截殺,刺死了他身邊兩名護衛,明崇儼也被刺了一刀,三名刺客看到衙役圍上來,逃了出去。”

李賢聽了一呆,問道:“是你們做的嗎?”

幾名親信一起搖了搖頭。

“我知道了,是母親的苦肉計啊,這是風劍冰刀,想置我於死地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