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憶往難寐(三)(3 / 3)

宴席擺開,戴至德看了看,除了官員,還有後宮的嬪妃,太子的幾個妃子,以及一個宗室弟子,包括李賢、李顯、李旭輪,當然嬪妃與幾個妃子另外設席,與官員離開一段距離的。

眾人到齊了,李治與武則天姍姍來遲。施禮後,李治病秧秧的說了一句:“各位平身。”

讓大家坐下來,還沒有從打擊中走出來,身體基本康複,可精神不大好,三省呈上來的奏折,幾乎很少過問,都交給了武則天批閱。

諸臣坐下,李治衝武則天努了努嘴。武則天說道:“各位愛卿,新年在即,順便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然後揮了一下手,一個太監打開奏折,是李威寫來的信,以及裴行儉寫的奏折。

李威信很簡單,有的事沒法說出口,隻說了形勢所逼,我要撤退了,但會安然無事,幾月後自會脫險,至於如何退,退向哪裏,沒有說。又說了一句:兒臣失誤,以至三軍敗於黃河西岸,兒臣孤軍陷於囹圄之中,讓父皇母後焦心操掛,兒臣罪當萬死。

並沒有將過錯推於任何人身上。

戴至德歎息一聲,還是太子好啊,與太子相比,李敬玄、郭待封這些大臣,或者李賢這個王子,差得太遠了。

然後是裴行儉的奏折,大約將從撤回來的將士口中聽到的經過,寫了一遍,怎麼前去營救的,怎麼被圍困的,連論欽陵為之心動,在三軍前麵與太子敬酒的事,都寫了出來,然後是怎麼逃跑到積石山北麓的。太子沒有回來,裴行儉也寫了出來,但沒有寫對軍心與民心的收買作用,隻是寫道:三軍未戰,將帥先沮,所以李敬玄之敗也。殿下若孤身脫逃,日後我朝大軍迎戰,皆以榜樣,軍將不軍,帥將不帥,臣雖垂淚戚戚,然以為殿下應有此舉。

很淡的將這件事帶過去,就是怕李治到了這時候還會胡思亂想,那麼大事必去。

又寫了,正在調動青海大軍,甚至請救鬆州都督武居寂配合出軍,強行牽製吐蕃兵力,打出空擋,讓太子脫困。

這封信也不能說明太子安然無恙了,隻是說明他還活著。

武則天舉起了酒杯,說道:“本宮昨天才收到這封奏折,想到我兒的過去,一夜沒有睡著。不管如何,本宮為我兒感到榮幸。祝我兒早日脫困回來。”

說完了以酒潑天潑地,再敬諸臣。

喝了一杯酒後,武則天忽然望到末席處,說道:“明崇儼,你善長巫術,來,來,為太子做一法術,祈福太子平安。”

知道明崇儼倒向武則天的人沒有幾個,聽到這一句,全場鴉雀無聲。李賢臉色立即變得蒼白起來,連明崇儼都被母親收買過去,那麼自己這一派的大臣,敢保證誰是忠心的?

明崇儼也不後悔,借雍王搭一腳,況且前前後後給了他多少錢?對得住他。

走過來伏於地上,虔誠地說道:“天後之命,臣敢不從?”

立即於眾人麵前施展“巫術”。

表演完了,李顯又走了過來,說道:“父皇,母後,兒臣有句話當不當問?”

“顯兒,你問。”

“兒臣聽到許多謠傳,說大哥之陷,除了吐蕃論欽陵做了手腳外,還有二哥刻意讓張大安挑唆父皇,讓內侍張桂東前去青海做監軍使,然後重金收買了張桂東。所以張桂東一到青海,立即前去大拔鬥穀軍營。工部尚書劉審禮在張桂東的挑唆下,加上論欽陵用了反間計,引出漢胡分岐,這才按捺不住,最後才沒有征求大哥之命,強行出軍的。是不是有這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