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各自打著小算盤離開。
王德真是最高興不過,他本身上位,就是武則天拉上來的,自己滿身上下都放射著武則天石榴裙的霞光。當然,他不希望與武則天對著幹的李賢上位。
可是李賢上位似乎成為必然,太子生死未卜,張大安上竄下跳,就連張文瓘、李義琰等大佬一個個幾乎都默認下來,總歸是皇上的兒子,落在皇上的兒子手中,比落在皇後手中強。可這個真相傳播出去,這些宰相還會不會支持雍王呢?
為了奪嫡,互相殺害,史書並不鮮見。關健李賢這個手段太過毒,去借大唐的死敵吐蕃人之手殺的。因為王皇後案,長孫無忌、褚遂良案,上官儀案,皇後在民間風評不佳,但李賢的做法呢?
想到得意處,他不由大笑:“張公瑾、高士廉,你們當初英雄了得,卻隻有這樣的子孫後代!”
裴炎比他想得更長遠,自己孤傲一人,李賢拉攏了幾次,皆沒有成功,這個人外表看起來儒雅,可實際上肚量並不寬大,這一點,還不如他的大哥,再說老三,也未必能上位,因為其妃之死,恐怕武則天心中也擔心,若有一點半點不對的地方,有可能也立即廢去。不過有可能崔家人會相助
頭腦理了理,好亂的一盤棋,自己都看不清了。
最好的未來就是雍王與周王皆不能上位,而是太子的那個兒子上位。皇上肯定沒有幾年好活,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可是扶立那個小魯王上位,卻是很困難的,皇後一定會想的,但反對的人更多。第二要有時間,必須這幾年皇上不能死。時間太短,皇後沒有操作的餘地,最好活一個三年五年的,皇後有了操作的餘地,再放出什麼風聲,說魯王天資過人什麼的,就是天資不過人,隻要有人去抬去捧,連晉惠帝都能上位,況且魯王。
想到這裏,對下人說道:“請明崇儼過來一敘。”
一會兒明崇儼請了過來。
沉聲說道:“明崇儼,你為什麼對皇後說,要給皇孫辦生宴?”
明崇儼看著他,又看了看屋子,屋子四壁皆空,所以裴炎無論李威怎麼反感,讚成他的大臣很多,人家做官有才幹,而且清廉,學問更是能拿得出,出身又好,幾乎所有條件他都沾上。
但心中暗驚的,這個裴炎原來也不是自命清高啊,暗中投奔了皇後,幸慶幸慶,幸慶自己為了打糊塗主意,一直在想辦法向皇後靠攏。恐怕這才是皇後的冰山一角。
既然是“自己人”,明崇儼低聲說道:“裴侍郎,我對醫理也算是精通,這些天經常替皇上醫治。皇上的身體最少還能活一個四五年。若調理得當,有可能會活上一個六七年。”
“我知道了,來,來,吃些水酒。”說著讓下人端來煮豆子與劣質葡萄酒。
這個還是你來享受吧,明崇儼擺了擺手說道:“不敢打擾裴侍郎,在下告辭。”
裴炎也不留,一個小人罷了,但腦海中思路更加清晰。皇後的大權主要還是皇上給的,現在皇上越來越糊塗,五六年,六七年時間,什麼都能發生啊。可以想像一下,未來一個不滿十歲的小皇帝登基,還有一個養在深宮的太後。至於那個碧兒,全部無視。
休要說那個江碧兒地位低,莫要忘記太子在民間,在大臣中間的聲望,一旦事情真相出來,就是這份同情,也能為那個小魯王增加不少分。
做了!
裴炎終於決定從幕後走出來。
薛元超隻是感到羞侮,正式往臉上開始貼武字,於心不忍,來到雍王府。
很熱鬧,許多大臣,正在觚籌交措,行著各種酒令,還有幾個臣子在投壺,熱鬧非凡。很簡單的一個想法,太子想活著出來,機會萬不足一。看一看劉仁軌這個頗懂軍事的大佬,一提起太子皺眉苦臉吃蒼蠅的表現,看看裴行儉說話歎息的表現,就可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