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項人”論欽陵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主意,讓論讚婆強迫黨項人出兵。不一定會繳滅唐軍,估計也沒那戰鬥力。但黨項人若是召集,能得幾萬士兵,一定會給唐朝重創。即使有協議,強迫之下,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勾結。就會將唐軍逼向白蘭羌,失去了這個回形通道,立即讓論讚婆分兵將通道關閉,自己也可放心地率大軍進駐白蘭。在積石山與紫山之間,就能將這一支唐軍甕中捉鱉。
想到這裏,立即將所有將領召集過來。拿出地圖來,插上一麵麵小旗子,說出自己的計劃。
“大論這主意好。”一起附聲道。
“希望大論這一次能成功,”沒祿氏不適時宜地插了一句:“我不知道這個唐太子是不是有那麼重要,難道是神仙不成?既然如此,又怎麼會落得如此處境?可是看到國家的損耗,看不下去了,明天我會回邏些城。”
說著,站起來一拂衣袖離去。
大家一起不吭聲,大論勞苦功高,手中的權利也過大了,吐蕃國內有許多大臣反感此事,一起心知肚明。
“莫要管她,我們繼續議事”
會議結束,沒祿氏將紮伊旺喊來,說道:“我就要離開,可要委托你辦一件事。”
“王妃請指示。”
“你也看到,唐朝人無法到我們吐蕃高原之上來,為什麼噶爾兄弟屢屢對唐朝開戰?”
“屬下不知。”
“沒有功,如何篡位?”
“這”紮伊旺支吾了一聲,說對吧,也沒有看到噶爾兄弟有謀反之心。說不對吧,現在吐蕃大權確實全部落在噶爾兄弟手中,讚普就象一個透明人似的。
“還有,這個唐太子,更是一個笑話,也許還不錯。可是真有噶爾欽陵所說的那麼大本事,怎麼被人陷害,來到青海?又怎麼落得如此下場?”
“也是,”紮伊旺點了一下頭。不要說他是太子,就不是太子,當年李世民所做的反擊,也遠勝這個太子。大論似乎是過高看了此人。
“非是如此借口,他如何不惜國家所有財力,調動這麼多大軍,犧牲了這麼多將士,圍剿一個文弱的太子?一是有殺唐太子之功,二是與芒輾達乍布形成對比,打擊我們吐蕃忠於讚普的大臣。”
“原來如此,這個欽陵實在可恨。”
“這一次無論如何,不能讓此人將唐太子擊殺。否則吐蕃就會變天。”
“但是王妃,此事不大好辦啊。”紮伊旺搖了搖頭,三軍全部聽從論欽陵指揮,自己如何阻止?
“我自然有妙計,回邏些城隻是借口,我還在暗處,派人與你聯係,隻要你聽從我的指揮,就不會讓此人得逞。此人不得逞,我吐蕃才能安寧。”
“王妃是?”
“我自有妙計,你聽我的指示去做”低語了一番,紮伊旺立即離去。
憑借唐太子,是殺不出來的,可是有我幫助嗎沒祿氏美目閃著光彩,想到,這一次唐太子不跑了,大約也到了借種時候。
她這份執著,後人無法想像的。可在這時代,卻是能理解,無論吐穀渾或者是吐蕃,皆多以奴隸製的,吐穀渾略好一些,還沒有正式轉向封建製。所以對血統十分看重,一旦兄長或者父親的妻子有高貴的血緣,死後,弟弟或者其子,會將她強行迎娶過來。這與以前的王昭君十分相似,丈夫死了,兒子又來娶。後人看是亂糟糟的,實際上在這時代,在這些胡人蕃人眼中,實在是正常不過的事。不僅吐蕃,吐穀渾也有這樣的陋習。
論血脈高貴,那有唐朝的太子血脈高貴?
於是種種荒唐的事,一二再,再二三地發生。
第二天,沒祿氏回邏些城了,實際上這是借口,真正是帶著二十幾名最忠心的侍衛,尋找李威借種去了。借不借?一邊是你自己與手下幾千條人命,一邊僅僅是一些種子,如何選擇?(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