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儉也說過類似的話。
不是大草原,青海的道路就是那麼幾十條,容易堵死,況且還是名將論欽陵指揮。想要逃出生天,機會隻好自己來創造。
但預防萬一,還是派斥候出去看一看。
漸漸出了雪山的邊緣,斥候回來了,還帶來了幾個黨項人的老者。
走了過來,幾個老者立即伏下,大哭起來:“殿下啊,沒有想到還能看到你活著啊。”
這都是什麼話?
不過李威沒有計較,將他們扶起來,說道:“想殺孤,不容易的。”
“是的,是的,太子是天下星星下來的,又豈是噶爾欽陵那個粗人能殺死的?”
“”
“可是殿下啊,形勢不大好啊。你從河西逃走後,吐蕃人用你們唐朝的武器攻城,連續攻下了洪濟、宛肅與百穀城。唐軍又退守到了澆河城。”
李威點了一下頭,退是上策,兵力大損,戰線拉得長,容易為論氏兄弟鑽空子,有可能損失更重,道:“還有呢?”
“還有就是各個關卡皆有吐蕃大軍把守,連西傾山皆駐著一支吐蕃大軍。殿下,想衝出去,還是很難啊。”
實際上向南渡過黃河,離莫門道不遠了,或者越過西傾山,離鬆州也不遠了。但就是這薄薄的一層,比石女的那個還要堅硬,除非帶金剛鑽來鑽,可自己這點人馬,又經過大雪山的折磨,休說金剛鑽,木頭鑽也稱不上。但這在李威意料之中,又問道:“還有呢?”
“各部商議過了,怕那個李敬玄害了我們子弟,而且九曲三城落在吐蕃人手中,又有許多大軍入駐我們黨項,怕泄露風聲,因此將子弟一起撤了回來。”說到這裏,小心地看著李威的臉色。
“撤就撤吧,”李威無奈地說。這一撤唐軍兵力更加吃緊,但黨項人也要看,若是朝廷保護不了他們,他們也不敢出死力,頂多不與唐軍作對,算是很客氣。
“另外我們還聽到一條消息,朝廷派了一個叫裴什麼儉的替換李阿婆。”
“這太好了。”
“殿下,此人很了不起嗎?”一個老者看著李威欣喜的神情,奇怪地問道。
“豈止是了不起,孤的軍事知識,全是他教導的。”
“那真太好了,我要回去通知各部所有族長,”幾個老者同樣欣喜若狂。在他們看來,不認為太子是戰敗的,全是那個李阿婆誤的事。若不是李阿婆,論欽陵根本就不是唐太子的對手。
這個想法嘛
那太子的師傅過來,豈不是更牛!於是後麵有許多誤會發生,還有許多不滿發生
高興了一會兒,一個老者又開口道:“剛才我們在路上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吐蕃人一直不將我們黨項人當人看,那怕立了戰功,也不封”
停下來,賞字沒有說,為什麼立戰功?還是不幫助吐蕃對付了唐朝?
李威知道,可打壓了赤嶺西的吐穀渾人,不能再打壓黨項,打一手,拉一手。黨項人的境遇,也容易拉攏。就當沒有聽見,老者停了一下,繼續說道:“他們對我們黨項人不是很注意。帶殿下所有的屬下離開,我們族人沒有這本事,可帶幾名人,化裝一下,還是有能力,帶到澆河城的。”
也就是李威丟下這幾千名將士不管,就能逃出生天(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