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頭看了一下身後,烏海已緲不可見。
對李謹行說道:“這一回孤也讓欽陵會發愁了,說不定孤來一個四進烏海。”
指的是烏海的地形,往南就是柏海,然後是河源,就是黃河的盡頭之地名稱。烏海四周地形坦蕩,有許多平川大原,不是石城山,想要將這個地區完全封鎖起來,論欽陵不知派了多少大軍過來,可這些大軍乖乖地呆在烏海。否則分出軍隊,馬上就會出現空隙,讓他們逃脫。
李謹行不言,事實圍著黨項兩道,就在這裏兜圈子,論欽陵都會發急的。或者不顧一切,再調派十萬大軍過來增援。可是想到這兩道李謹行隻能沉默。
山腳下放起大鍋,鍋裏熬著各種肉食,牛肉、羊肉、馬肉,吃得膩了,可進食這些肉食,身體就能產生更多的熱能,能更好地抵抗寒冷的天氣。但有一個不好的結果,所有人身上都散發著一種腥膻味。
馬牛在遠處啃著黃草,但很多士兵看著不遠處的雪山,眼中閃過擔心。
夜色降臨,很快一夜過去,第二天天蒙蒙亮,又開始進食,然後李威說道:“出發。”
大隊人馬蜿蜒向山上爬去,兩座雪山翻過來,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上方是陰暗的天空,晦澀不明,呼嘯的山風不停地刮過,象是狼嚎,象是鬼哭,除了雪還是雪,看不到一棵樹,一株草,甚至連苔蘚都看不到。就象這裏是一個完全與世隔絕的死亡世界,沒有一絲生機。
李謹行小心地攙扶著李威,隻是第二座雪山,李威都沒有力氣走路。盡管身上披著厚厚的獸皮,可是鋒利的山風吹來,似是無孔不入,寒氣象刀子一樣從獸皮與盔甲裏鑽進來,身體都凍得象是一根棍子,不聽使喚。
一聲低低的驚呼聲傳來,李威眼前一個士兵身體搖了幾搖,倒了下去,伏在雪地上一動不動。
艱難地走了過去,李威將他眼睛抹上,可身體站起來時,又有一個士兵倒了下去
論欽陵的大軍來到烏海。
迎接他的同樣是一個死亡之地,烏海上有一些耐寒的候鳥還在飛舞翔集,草地上還有牛羊,以及一些唐朝換下來的傷馬與劣馬,在悠閑地吃草,失去了主人,開始自由自在。可它們若有智慧,同樣在迷茫,白天還好些,夜晚沒有一個棚子,它們如何躲避寒冷?
論欽陵大笑道:“這個太子終於開了竅。”
指的是李威清空手段,戰爭嘛,很現實的,慈不掌兵,乃是千古第一定律。
但他還是不能確定的,李威走的是黨項道,或者白蘭道,或者且末道,甚至有可能直入吐蕃?清空的好處就在於此,沒有牧民,也就沒有一個活人看到唐軍最後去向。
隻好派人打探,幾天後,斥候一個個回來。
且末道沒有看到唐軍行蹤,白蘭道也沒有看到唐軍行蹤,吐蕃道同樣沒有看到唐軍行蹤。但吐蕃道卻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芒囊甫兩千精騎幾乎全殲,隻剩下三百餘人,逃到南方,看到論欽陵斥候到來,才淒淒慘慘地與斥候一道回歸。
“好一個唐太子!”論欽陵嘴巴抽搐了一下。
與唐朝開國時一樣,雖是多次對外發動大戰,可動用中原的兵力很少,大多數以胡對胡,因此無論國家與百姓壓力不重。吐蕃與唐軍交戰,亦是如此,象前幾年與薛仁貴的交戰,或者這一次與唐軍交戰。本土兵力也不過動了十幾萬人,其他大多數來自吐穀渾、白蘭羌、黨項羌、或者其他部族的戰士。實際上就是吐蕃本土的士兵,也分成幾等,最核心的是匹播城到邏些城的臧江流域一帶百姓,這是吐蕃的本源。然後是羊同、蘇毗、多彌、象雄等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