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隊伍蜿蜒而來。
車上坐著一個妙齡少婦,比起前幾年姚州時,長大了不少,更加美麗動人,舉手投足之間,帶著一種富貴之氣,眼裏閃著智慧的光芒。還是很青澀的,不過能從她身上,仔細去看,能看到武則天的一些影子。
車子很寬敝,裏麵放著一股盤香在焚燃,香霧嫋嫋,味稍微有些濃,但也難怪,蕃人嘛,中原人的那種淡雅,還是學不來的。
一身大紅裘袍拖曳於地,氣度端莊地坐在車裏麵,聆聽羊同部的一個將領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當聽到唐太子居然從那種絕境下殺了出去,眼睛笑成了月芽兒。
要借種嘛,不僅血脈要高貴的,而且這個種也要好的。
如果這麼輕而易舉地被論欽陵弄死,種子的質量就成問題了。也枉費了自己花了無數時間,無數的精力,悄悄地設下這個局,誘唐太子前來青海。
這才是所有人做夢沒有想到的,李威也沒有想到,論欽陵也沒有想到。難道論欽陵不夠聰明?諸葛亮比不上,比一般人還是遙遙領先,可他能想到咱吐蕃這個漂亮王妃,要借種。在中原不好借,誘到青海,戰肯定是戰不過論欽陵的。那麼關健時候幫上一把,或者被俘也行啊,強行討要過來,這個種就借成了。感覺有了,立即返回邏些城,時間上稍微耽擱一個月,或者稍多一點,但問題也不大的,俺這是早產!
好珍貴的種子!
因為這個種子,兩國開戰,唐朝犧牲慘重,可還不及吐蕃人的犧牲重,若加上吐穀渾的將士以及百姓,死者或者俘獲的不計其數,都沒法統計。而且事情有沒有完?早著呢,還要打下去!
但這個沒祿氏沒有管,說道:“帶我去見大論。”
“遵命。”
見到了論欽陵,權力在噶爾家族手中掌管,可是大義不在,隻好施禮,然後問道:“王妃,你怎麼來了?”
“是讚普關心大論在青海的戰局,所以讓我過來看一看。”
論欽陵眉頭皺了皺,知道讚普極喜歡這個王妃,可這不是純胡鬧嗎?讓她跑到南詔折騰了一番,讓唐太子當了猴子耍,又想來折騰咱家?但不能說,隻說道:“唐軍勢大,前段時間損失慘重,不過臣僥幸贏了一場。”
“我聽說了你想捉唐太子的事,為什麼二十多萬大軍,居然還讓他跑了?”
這豈不是那壺不開揭那壺嗎?
臉上略略有些慍色,但沒有發作,不僅是大義,這個王妃出身羊同,當然羊同不是所有部族都齊心的,有的反對吐蕃,有的親近吐蕃。沒盧氏隻是其中的一部,不過因為她的地位,羊同親近吐蕃的部族對她都十分敬重。這一次從吐蕃所征之兵,就有羊同的大量士兵。
“這是臣的大意,其實當時臣完全可以將唐太子擊殺,隻是為了想擴大戰果,將他圍困起來,沒有想到居然讓他伺機脫困。但沒有關係,他現在逃向了大非川,臣已經布置了天羅地網,還是逃不掉的。”
“不是活捉嘛,怎麼變成了擊殺?”淡淡地問。
但心中也嚇了一大跳,你殺死了,我這個種子到哪兒借去?
心急的不是這一點,吐蕃強大,噶氏兄弟功莫大矣,可功勞太大了,現在吐蕃隻知道噶爾家族,不知道讚普,一旦他們野心發作,讚普怎麼辦?自己怎麼辦?
所以牽涉到權利之爭,一個個變得赤裸裸的。難道李賢不知道讓張桂東說服唐朝諸將出征,有可能青海糜爛,但能弄倒大哥,自己就是太子了,青海糜爛又有何妨?
但論目光長遠,唐朝恐怕隻有一個人知清楚知道論欽陵的危害,也能理解她的苦衷。想要做掉論欽陵,必須借助唐朝的某些力量配合,想要借助唐朝,必須還得從這個太子身上打開缺口。當然了,若是借種成功,他的兒子成為吐蕃的讚普,咱不急了,為了你兒子的性命安全,乖乖央求我,弄死論欽陵吧。
“王妃,你也見過這個太子,應當知道他的才能,此人沒有登基為帝,危害不大。一旦登基為帝,我們吐蕃有可能不出二十年就走向沒落。此子不除,必為後患。”
沒祿氏不以為然,就是他登基了,難不成還能將大軍打到吐蕃高原上?也不要打,讓他們順利走到邏些城就算不錯了。當然,她不會說,道:“於是你不惜浪費吐蕃與吐穀渾的所有財力,就是為了擊斃這一個太子的?”
“浪費再多財力,也要去做。”
“這是我長那麼大,聽到最好笑的理由,”沒祿氏冷笑一聲,離開。但心中竅喜,種好了,太好了,能讓論欽陵說出這一句話,天下間沒有第二人可作想。
論欽陵也沒有理她,知道這個王妃對自己不快活,前來刻意找麻煩的,但一個女人家,能翻出什麼天?也沒有功夫理她,馬上大軍就要開撥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