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隻有丹心難滅(二)(3 / 3)

“是,殿下此言極妙。”黑齒常之說道。

李敬玄不大明白,他卻是明白的,這些士兵若放在軍中,隻會是拖累。

“各位沒有異議,我們開始商議。”

鏈式防守嘛,可也不是城築得越多越好,築了城,或者關,或者堡後,就要必須派士兵堅守,最後決定在曲西築兩城,加上洪濟橋一城,與積石軍駐所,就是四城,一旦屯田,九曲成為重中之重,這四座城池互相拱衛,未必能堅守,可能拖到後麵援軍到達。以及其他的數城,共計八座新城,三處石堡,七座新關。另外還有小型的戍所與哨所六十四處。

這些城堡關卡,與原來的城關一起,象一張羅網一樣,密密麻麻地絞在一起。

李敬玄看著地圖說道:“如此一來,青海無憂矣。”

“錯,山河在德不在險。再多的雄關,若是政治敗壞,也於事無補。這是第一步”後麵的話沒有說,第二步就是從九曲強行拉到大積石山,將黨項人與吐穀渾隔絕起來。在擋住了吐蕃攻勢之後,從鬆州將戰線拉出來,再構建幾座雄關,生生將黨項上孤立,吃掉黨項人。有了黨項人,就等於有了數萬精兵,再坐待吐蕃大勢,一步步地吃下吐穀渾。

這些想法,他寫信告訴了李謹行,一個是懂,二個心思單純,不會牽連到朝中的黨爭。三是對民族問題,看法很多,可以說,但一做,爭論會多,特別是現在多事之秋。李謹行的出身,注定他能接受。

但現在隻是一個空中樓閣,象洪濟橋落在唐朝人手中,曲西卻在吐穀渾掌控之中。再比如牽牛峽與承風嶺,地勢險惡,一旦築城,容易被吐蕃人伏擊。相對而言,商議的邊境數關堡,倒是石城山最為現實,隔了赤嶺,就是赤嶺大道,吐蕃人都沒有在意,派一支軍隊越過石城山紮下大營,後方可以從容築城。

因此,最後一起選擇了在大拔鬥穀,與吐蕃人決戰。

地勢不算開闊,吐蕃挪不開身形,易於防守。而且一旦築城成功,直接威脅青海與伏俟城,論欽陵縱然是孫子在世,也不會坐視不管。怎麼著,也要打一場,不然國家出動了這麼多軍隊,耗費無數,有許多人可不想聽什麼長遠計劃的。

商議了很久,眾將才散去。

月上關山白,因為地勢高,空氣稀薄,雲朵低垂,到了夜晚星星都更明亮些,月光也似乎更白,於是滿月之夜,山河澄明一片。

李謹行興衝衝地走回臨時的府邸,劉氏迎了出來道:“阿郎,為何如此高興。”

“夫人,本來我心灰意冷,可是今天太子又將老夫的雄心壯誌點燃了。”

“阿郎,何來此言。”

李謹行又將李威關於民族的話複述了一遍:“以前聽過了許多太子的傳言。今天一見,某才知道,太子胸襟是何等的寬闊。”

劉氏不語,太子這分明是拉攏軍心。此次大軍之中,有多少胡將胡兵,一聽此言,還不為太子浴血奮戰?況且,還有黨項的事不過這是陽謀,就象吳起為士兵吮膿吸血,當真不知道吳起這是拉攏軍心?可作戰時士兵還真就奮不顧身了。

過了半天後,才說道:“這樣也好,至少不是李敬玄胡亂指揮,三軍大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