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大踏步迎了出去。
沒有辦法啊,唐朝孝道為大,第一是孝,第二是忠,先忠主子後忠國家,老子能殺兒子,就象父親殺了李忠,百姓隻是可憐,沒有認為是恥辱。但自己不說沒有這能力,就是有,殺了父母,試試看民間的反應,大臣的反應。
迎到門口參見。
也許隻是一場母子相會,或者談什麼,可這個影響卻是不小的。前麵武則天到東宮,後麵一些大臣得知消息,立即關注了。談得好,對天下是一變,談得不好,對天下又是另外一變。這才是真正的天下打噴嚏,地上下大雨。
進了殿,武則天沒有說話,突然抽泣起來。
這一抽泣,李威就有些暈,武則天是什麼人,那可是曆史上唯一正統王朝的女皇,不是東羌國那些小部族的女王。母親哭了,自己得哭,狄仁傑的信已經收到。
其實不能說李威一無是處的,到了這時候,也有一些勢力,並不能小視。信上狄仁傑反複關照,見好就收。但也說過,見到好處才收,不見到好處,莫明其妙收了,大家反而認為他過於軟弱。十幾歲時可,但太子現在不可,畢竟虛二十四歲了,就是這個年齡親政,也不算小。況且皇上還在世,打熬幾年,年齡正正好。做帝王仁愛是必須的,不仁愛就是暴君昏君,可適當的時候,也要拿出一些果斷出來,大臣才能折服。不然那一個人願意跟著一個軟蛋後麵混?
見到什麼好處收,狄仁傑沒有提。
又說了一年平安時間,隱隱透露他有什麼安排,什麼安排也沒有提,主要是狄仁傑也沒有多大準。
作為李威自己,也想收了。
幾位宰相的進諫,終於聽到一些,能將這些宰相逼得連那些話兒說出來,不易了。再僵持下去,隻有一個結果,要麼父親不顧群臣百姓看法,強行將自己廢去,要麼將母親廢去。這真正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麵。到了那地步,母親恐怕真正要對自己動殺心了。
因此,看母親過來說什麼,然後再怎麼做。
沒有想到母親先哭了,出忽他意料,在東宮久,就知道朝爭宮爭的黑暗與種種手段。這哭好啊,曹丕一哭,將曹植生生哭廢了。什麼男兒有淚不輕彈,屁!不但要學會哭,還要學會笑,還要學會其中無數種的變化。比如哭,要學會悲傷潤眼、悲哀濕眼、委屈霧眼、黯然淚下、抽泣、垂淚、掉淚、低聲哭泣、傷心地中哭,動情的傾盆大哭,情不自禁的號淘大哭,所以不但學會哭,表情還要隨之配合。這樣才能在皇宮裏如魚得水。
知道,可辦不到。
於是隻好想過去的種種,這幾年遭到的種種壓抑,或者在南方看到戰士戰死時的悲壯,就連終南山李卓凡的犧牲,也回想了一遍。然後心裏說道,自己到底不是一個厚顏無恥之輩,這個表演好生為難。不過想到這些事,眼睛終於有些濕潤,然後道:“母後,母後”
武則天拿出帕子將眼淚拭了拭,道:“弘兒,你有今天,要知道本宮好生不易,當年進入皇宮後,本宮就多遭受人欺淩,許多人想殺本宮,幾次懸於生死一線。蒙你先皇垂憐,才立本宮為皇後,可這數年來,有多少人視本宮為眼中釘,肉中刺。就連你也要受別人教唆,想置本宮於死地?”
“兒臣那敢啊,”李威讓武則天這頂大帽子壓得又有些暈,然後說道:“母後,兒臣什麼性格,難道你不清楚?兒臣隻想全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自己更隻是想隨遇而安。可兒臣不是傻子,父皇身體不大好,兒臣長大了,總有些不大好。可兒臣不想長大的,偏偏他要長,一年長一歲”
這話說得就憊賴了。站在武則天身後的李首成都差點想笑出來。
“因此兒臣數次想與父皇交談,說說心裏話,隻要父皇與全家平安,兒臣就是做一輩子太子,又有何妨?可是父皇不聽,兒臣鬱悶萬分。”這多少是他心裏麵話。不管能不能做成皇帝,得將性命保住。可就是這當口,也沒有人相信,做了太子,皇上的病有時重得連國事都不能處理,一半時光靠皇後處理事務,太子一大,又有名聲,上麵三人不動,下麵會有無數人主動推得動起來。再說,進了皇宮,能有多少真話?武則天說過多少真話,李威也算是半個君子,敢不敢說我是穿過來的,以後母親不節製,要做女皇,要殺掉許多宗室,甚至兒子孫子都不放過?
李威又說道:“因此,兒臣有能力時,也在考慮父皇母後。就是自己,父皇讓兒臣監國,兒臣就監,不讓兒臣監國,兒臣隻是在東宮看書,頂多出去狩獵。之所以挑起兩渠,因為工程大,費用大,中間一些手段,別的大臣不會,就是會了也不敢將擔子頂起來。可是,可是兒臣多次想對父皇母後說,若對兒臣不滿,請將兒臣廢去太子之職,甚至主動辭請,但兒臣看過一些書,卻知道廢太子的下場。”
這才是問題的重點,就是不爭,當真廢太子能到某一州去做一個平安王?
有,比大熊貓還要少。大多數廢太子流貶後活一個三兩年就不錯了,廢去太子,或捧李賢或捧其他皇子上位,能不能坐看這個名氣極大的大哥活在世上,甚至父母會坐視他們下手。史書上很少記載,可為什麼那些個廢太子流放後,皆沒有活多少長時間?況且這些廢太子中有幾個人爭氣的,人主都忌憚了,會不會更忌憚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