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2 / 2)

提到了薛仁貴,李威壯著膽子說了一句:“父皇,薛將軍流放象州,未免大材小用了一些。再說,現在南詔騷亂不休,新羅時降時叛,吐蕃又有威脅”

“弘兒,朕聽說了你與薛仁貴之子薛訥交好。可是治國之事,非是不能用人情治國。對薛仁貴,朕與你母後也極為欣賞的。昔日渭水蔓延,山洪傾漲,淹沒了皇宮,如果不是薛仁貴振臂高呼,朕與你母後,連你多半會有危險。那一次大水淹死了三千人,朕憶起常常驚心。但非不能以人情治國。大非川之敗,國家損失慘重。朕法外開恩不斬,已是寬願。如果不貶不理,何以治國?”

原來還有此節,不僅僅是因為麵子。李威答道:“是。”

李治說完了,又扭頭對江碧兒說道:“自為良媛,服侍太子務需殷勤。”

碧兒服侍李威已經很殷勤了,為什麼沒有對上官婉兒說,這一句,卻是有一些話外之音的碧兒瞅了李威一眼,臉飛紅,說道:“喏。”

冊封過後,許多事兒就快了起來。

先是筮日,最後將加冠禮定在了十月底。其實這也不是按照普通規矩來定的,一般都希望早些成年,因此加冠禮的吉日都在生日之前。這也是為了太子妃的事留下足夠的時間。甚至有人懷疑,不是十一月當年的高陽公主與房家兄弟、辨機等人的案發,有些許謠傳,皇帝會不會授意卜者定在十一月。

接著又是試驗一些太子所說的新方法,比如油菜單株移載。或者種紅花草,不易的,沒有什麼種子,於是將用藥方的藥花草種子,以及野地裏僥幸還存在的紅花草種子全部搜集。撒在一些地裏。不過有了成效,普及也會很快的,這種植物全國許多地區都有,隻是沒有人注意。種在地裏,也會得到許多種子。

畢竟在那個六石近石鬥的收成下,許多農民都紅了眼

然後率領群官到了郊外的皇莊,李治也無輒了。如果兒子在這個皇莊裏搞出了什麼妖蛾子,自己蒙蒙地不知,又是很難堪的。想搶功勞的,不隻是武則天一人

其實主要就是災情太重了,壓的。

看了看,現在看不出,水勢依然很大,蘆葦沒有解決。不過山上以及灘塗都翻耕出來,野草盡數除去,雜樹連根挖走。是皇太子要做的事,農家肥不缺的,到處撒了一些農家肥。於是臭薰薰的,有的官員忍受不了,差一點要捂著鼻子。又將邙山上流淌下來的幾條溪水截流,引走。這是準備等水小後,抽水的。很大規模的工程。將蘆葦根連淤泥挖走,複將溪水引回。

看著這些山坡,戴著羃羅的武則天走到兒子身邊,已看過圖紙,於是提出一些“意見”,這是替兒子“擔待”的,李威一邊點頭,一邊用筆記下。

郝處俊低聲說道:“陛下,殿下心意是好的,可需要許多錢。”

李治沒有回答,塞了一塊奶糖到了他手中。

郝處俊嗬嗬笑了,包括武則天在內,並不知道這個作坊,是李威留給自己用的。都認為是給江家人做補償,隻是賺得多了,太子做些雜事,又要錢。於是將錢拿出來,包括法會的捐款,狄仁用的錢,甚至這個皇莊用的錢。

隻是賺了多少,不便於查賬的。不但不能查,都不能揭開,一揭開就會引起爭議。作坊無所謂,會觸犯許多人的利益。當然,隻要掛了羊頭了,狗肉就可以賣了,這也是有特色的國情。

九月就到來了。

還是不大好,又有地震,隻是沒有死多少人。但聽到這個消息,李治與武則天皆是無語。太監走了過來,說道:“啟稟陛下,裴金吾家的小娘子,送來三件錦袍,說是她親手做的,給陛下皇後與太子殿下一人一件。”

武則天說道:“拿來看看。”

太監將錦袍拿來,武則天看了看,除了綿綢外,又縫製了許多獸皮上去。這三件深秋穿的長袍,手工活還是可以的。武則天想了想,說道:“傳旨,讓她進宮來一趟。”

“喏。”太監下去了,裴居道一聽大喜,不好賞布匹,顯眼,賞金,拿了五十金出來,送給太監,然後對裴雨荷說道:“見了兩位聖上,需要恭敬,務必要誠實。”

不能玩虛的,特別是皇後,心長著九竅。這是關健的時候,進宮的意義很大的,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到了皇宮,施禮,其實有些不喜她拋頭露麵,隨兒子胡鬧,到幾位相公門上拜訪,單論端莊,這個裴家女,卻是讓武則天很滿意的。武則天讓她坐下來,將錦袍拿出來,說道:“這是你親手繡製的。”

“是臣妾親手繡的。不過圖案服飾,卻是請教了一些繡紅活好的仆婢。”

武則天又問道:“為什麼想起來,給陛下與本宮,以及太子殿下繡錦袍?其實這些小手段,有一些女子對太子殿下使過。論繡的錦袍與方帕,楊尉卿家的小娘子,卻比你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