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2 / 3)

李威點了點頭,燕子孵化很快的,好象一年還不止產一窩。

歡呼完了,杜鵑這才想起了正事,稟報道:“西台徐舍人在殿中等候殿下。”

老子找上門了?心裏麵這樣想,但不敢不敬。不要說他,就是父親在此,如果徐齊聃沒有犯下大罪,也不能輕易折辱之。而且徐齊聃曾經做過崇文館學士,也做過李弘的侍講,授文學。等於是自己真正的老師。

走了進去,彈了彈袍袖,說道:“見過徐舍人。”

“不敢,臣參見殿下。”

兩人坐了下來,徐齊聃道:“今天休假,正好聽到殿下與劉將軍手談了一回,讓劉將軍中盤棄子認輸,臣也好手談,不免有些技癢,不知殿下能不能奉陪?”

李威與他什麼關係都沒有,但原來李弘與他關係卻很親密,每次看到自己時,徐齊聃都投以親近的眼光。因此,找太子下棋,並不唐突。

拱了一下手說:“那是劉將軍相讓於孤的,劉舍人既然提出手談,孤敢不奉陪?”

手一揮,讓碧兒拿出棋盤與棋子出來。

兩個人開始在棋盤上排兵布陣。論棋力,徐齊聃棋力遠超過了劉仁軌了。同樣,比李威也要深厚。但這時候下棋君子之風盛行,也難怪,漢朝時一度十分不鄙,經曹操等人宣揚後,晉朝時才逐步流行的。象後來那些下法,根本這時候就沒有出現過。

徐齊聃一步一個腳印。李威一看不妙了,於是棋風開始無賴起來,隨著棋子越布越多,布了大一個劫小一個劫。

“太子,”徐齊聃看著棋盤上混沌的局麵,不由地直撓頭,說道:“有如此下法?”

他不是劉仁軌,直接說你下法沒有君子之風,隻好改口。

“難道手談有不準這樣下的規矩?”

“沒有?”

“那就是了,”李威狡黠地一笑,徐齊聃很頭痛,他同樣也很頭痛,說完後,又落下了一子,隨著這一子落下,又是一個新的小劫形成了。這個劫又與其他兩個劫環環相連,直接關係到左邊一條大龍的生死。徐齊聃隻好陷入長考,過了半天後才慎重地落下一子。李威接著又了一子,又在右邊弄出一個劫殺。

兩子落下,本來徐齊聃棋子占著優勢的,卻在轉眼之間變成了劣勢。徐齊聃無奈了,沉思過後,開始放棄了他的君子之風,與李威對殺起來。一時間棋盤上殺氣陣陣,陰雲密布。到底是徐齊聃功力深厚,一子僥幸得勝。

可數完子後,徐齊聃已經是滿頭大汗,這一盤手談,比起他麵見皇上與皇後還要吃力。經風一吹,忽然醒悟過來,將棋子一推,道:“太子,這一回手談大不妙。”

“為何?”

“失了謙衝之氣。”

李威有些暈,前世就這麼下了一輩子棋,都是這棋風,也沒有見他性格多暴燥,或者無賴。就象曹操說能領悟行軍之理,當真,將聶衛平、馬曉春等人弄到唐朝來領軍打仗,看能不能打好,不要對付吐蕃人了,就是對付高麗人也未必能勝利。但這時代人喜歡牽強附會。劉仁軌是武將,無所謂,徐齊聃是儒臣,自然不習慣了。

但不想抬這個杠,這時候大儒有多牛,他可是領會的,雖然他嘴皮子功夫好,可論微言大義,道德經義等神馬,十個自己,也未必是這個徐舍人的對手。笑笑說道:“徐舍人,孤得了失魂症,有些事兒能記起來,有些事兒卻記不起來了。手談風格恐怕也因此而改變。”

“殿下,臣有句話卻不知該不該說。”

“請說。”

“先主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所以《論語》開篇就是《學而》,不隻是學習,還要學君子之行,學孝,學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