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曆史真相 海上利弊(1 / 3)

作坊裏傳出陣陣的奶香、糖香、骨香。

請了六名大漢做了長工。現在城中到處是災民,請人比較容易。除了這個作坊外,還有一個店鋪,劉群的哥哥與兩個識字的夥計在操持著。不過奶糖還沒有出來,一起兒趕過來幫忙。同時還兼顧著城南的一個不起眼的小作坊,裏麵也請了一個工人,這時是漚竹子,大量用人的時候還早,隻是看著竹子漚爛的程度,添添水。

這兩家日子過得辛苦之極,也沒有了仕農工商,工商是社會的賤職自覺。

太陽漸漸西下,長安城中有一些災民向城外慢慢走去。城外的災民又漸漸向更遠的地方走去。春天更深了,春耕到來,他們有許多人要返回家鄉,看老天能不能長眼,讓他們完成春耕,順利完成最重要的秋收。

一道道無聲的身影,散落在各條道路上夕陽的餘輝裏。衣著襤褸,攜兒帶女,便有了一絲悲壯的色彩。

碧兒的母親與兩個媳婦兒笨拙地提著食盒走了進來,大聲說道:“開飯了。”

大家放下手中的活計,一起圍過來吃飯。

碧兒父親將妻子一把拉到旁邊,問道:“你說那個太子長得啥樣兒?”

“大郎,你都問了許多遍了。也就一個普通的人。”

“你這個死婆娘,這句話可不能亂說,連街坊都知道太子是星宿下凡,保佑我們大唐永久昌盛的。”

可是自己感覺就是一個普通人啊,長得還略略偏瘦,臉色蒼白,不過態度兒好,說話也和氣。至少自己沒有看到他身上帶著什麼光環。但不敢說了,於是沒好氣地說:“你不是也跑去看太子了,為什麼還問我?”

“不是離得遠,我沒有看真切嗎?”

老頭子走火入魔了,碧兒母親幹脆不理不睬。

劃拉了兩口飯,江老爺子又問道:“碧兒現在過得如何?”

“你到現在才想起女兒。”

江老爺子嘿嘿一笑,又在低頭吃飯。

到底是江老夫人沉不住氣,說道:“她現在過得很好,我看太子對她態度比較親近,這個傻丫頭自小就進了深宮,這一回總算熬出頭了。”

“那就好。”

吃完了飯,江老爺子又看了看作坊,大聲喝道:“開工,開工,今天將準備工作做好了,明天上午一準兒將貨搶出來。”

十幾人開始忙碌起來。

一會兒,就傳來鉦聲,江老爺子不得不遺憾地說道:“放工了。”

大宴結束了。李威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了寢宮。

劉群閃了進來,看了看四周,李威揮了揮手,將太監宮女退下。

她才說道:“太子,那名胡商奴婢找到了。是托那個李記酒肆的掌櫃找到的,還打聽了他一些情況。”

“說來聽聽。”

“這個胡商名字叫胡應,是昭武九姓的人。”

“昭武九姓,好象姓康、安、石、曹、何、米、羅、賀、史,怎麼有姓胡的?”

“殿下,大多數昭武九姓人都姓這個九個姓氏,不過有的胡人仰慕中原文化,改了姓氏。另外還夾雜著一些小的部族,所以也有其他一些姓氏。”

這不能怪李威,他才來唐朝二十天略略出頭,能報出昭武九姓九個姓氏就算不錯了。劉群繼續說道:“胡應的姓氏在昭武九姓中很少,但是一個很有錢的商人,最遠的親自帶貨到了波斯都督府(伊朗紮博勒附近)。”

這個情況李威都知道一點。

大食崛起的速度太快了,波斯等國請求內附,在十年前將波斯等十六國並為波斯、寫鳳、月氏、修鮮、條支、昆墟州、康居、姑墨州八個都督府,劃分為七十六個州,一百一十個縣,節隸於安西都護府管轄。這是唐朝疆域最遠的一次,西南快達到了波斯灣,西北將鹹海籠於境內。但這麼大的疆域對於帝國來說,是不現實的。就象糧草,又沒有水路,用馬車不要說運到波斯都督府,運到了天山,就有可能不夠押運人員以及牲畜消耗的。再加上帝國現在處於病痛期,麵對大食緊逼,帝國隻好一步步地將地盤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