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禪向諸葛亮點頭笑道:“丞相真是深知我心啊!”
諸葛亮遲疑起來,頗為鄭重地說道:“陛下,請恕臣直言,我大漢現在這樣做的話,是否顯得有些操之過急了呢?”
劉禪聞言,便知道連諸葛亮現在也對於統一戰爭都心存疑慮啊!
曆史上的諸葛亮之所以連續親自率軍進行北伐戰爭,原因應該就在於當時蜀漢政權的實力,根本無法跟曹魏方麵相抗衡。在那樣的情況之下,蜀漢方麵若是再死守益州的話,攻擊也就是跟等死沒有差別了。
所以,那個時代的諸葛亮,也隻有采取極其激進的對策,用了以攻代守的策略,以弱小者一方卻是主動向強大的曹魏發動進攻。
其實在劉禪看來,這樣的情況真的是像極了二戰時候的日本。他們明明知道自己的國力遜色於美國那麼多,但是若是不像美國挑戰,那麼石油之類的戰略物資就會逐漸枯竭,結果也是在等死,那麼還不如放手一搏呢!於是,珍珠港偷襲,也就順理成章,然後美日之間的太平洋大戰也跟著展開。
對比這兩場戰爭,無論從動機再到結果,曆史是何其相似啊。
不過,在劉禪和他手下的百官和將軍,乃至於大漢境內所有人各司其職的共同努力之下,如今的蜀漢不僅在國土方麵,就是在國力方麵都已經超越了曹魏。
劉禪習慣性地用手指頭敲打著桌子,想了半晌之後,說道:“丞相,對於發動一場戰爭而言,我本人一向都市極其謹慎的,戰前的準備也一定會做得極其充分。”
這些事情諸葛亮雖然沒有親自參與,但是他是大漢的丞相,這些事情他當然會給予關注,何況楊儀那邊距離他的成都那麼近,可以隨時向他的丞相府彙報。
劉禪接著說道:“以前我們滅掉了江東孫權的吳國,那是一場極其冒險的戰爭,雖然最後我們這邊確實是贏了,但是並不意味著我們會一直那樣幸運。”
諸葛亮問道:“那麼陛下的意思是?”
劉禪笑道:“我的意思是,我們必須要趕快進行北伐戰爭,但是並非需要倉促行事,這個‘趕快’,必須是要‘年’為單位來進行戰前準備。我們不打則已,一打就必須要徹底擊敗曹魏的軍隊,以及他們上到君主,下到一般平民百姓和軍隊的士卒的信心和士氣!”
聽到劉禪這樣說之後,諸葛亮心裏才終於稍微鬆了一口氣。按照陛下的意思來理解,這場預計之中的北伐戰爭發動的時間,可以是一年之後,也可以是二年、三年之後吧。那麼這樣一來,從時間上麵來看,確實是有非常充足的時間來做準備。
其實,蜀漢這些年來,不就是一直都在為這件事做著所有的準備嗎?隻是又來因為遼東的戰爭的忽然引爆,迫使蜀漢這邊不得不將大量的物資投入到哪裏去而已。
諸葛亮是個能人,心裏雖然有所浮動,但是表麵上還是表現得淡定之極,否則也當不了偌大一個國家的丞相這麼多年。
他說道:“陛下既然有天下一統的大誌,那麼臣下一定會竭盡全力輔佐陛下。臣這次回去成都之後,便會加緊整頓各種作戰的物資,也會協調所有部門的運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北伐這件事情上麵。”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簡單,你隻是說了個開頭,他就差不多明白你後麵想要說的意思了。劉禪本來就希望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來協調蜀漢境內各種軍備物資的調動是最為方便的。
然後,劉禪說道:“丞相,還有一件事情就是,上次見到了張裔和楊儀二位大人之後,讓我的心裏感想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