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7章 秘密商議(2 / 2)

但是對於這樣的做法,諸葛亮即使跟李嚴不對付,但是並不讚成。李嚴身為顧命大臣之一,同時曆練了廷尉(大理寺卿)和現在的禦史大夫這些權勢部門,位高權重,一旦動了他的地盤,影響是很大的。

諸葛亮有點緊張了,身子板都坐的更加挺直。

劉禪接著說道:“幾年以前,我就讓李嚴大人在出任廷尉的時候,已經做了很多的準備,後來禦史台還組建了一個小組,是專門用以監察官員貪腐的廉潔署。我的意思是,想要讓李嚴協調廷尉和禦史台,將廉潔署分離出去,單獨成立一個專門用來監察貪腐的結構。而禦史台的業務,就轉變為專門考核官員政績的部門。”

諸葛亮有點為難,他是一向崇尚精簡機構的代表,說道:“陛下,如今國家還處於多事之秋,國家的財政一直都非常吃緊。您現在要新設機構的話,就必須要增加新的人員編製,這不是筆小數目的開支啊。何況,如今大漢的官員都比較廉潔,設立這樣的監察機構的話,其實並非當務之急。”

劉禪當然知道這點,但是像貪腐這樣的事情,即使是在最為廉潔的國家和時代,也是不可避免的頑疾,最好永遠是防範於未然,而不是等到事態變得嚴重了之後才來治理,那樣的話,其實已經太遲了,民眾對官府早就已經失去了信心,怎麼彌補都是到處已經存在了創傷了。

於是,這二人商討了整整一個上午,終究最後達成了互相可以妥協的辦法,廉潔署可以獨立設置,並且主官的地位甚至可以位比九卿,但是不再增加新的人員編製。

至於這個主官的人選,張天涯考慮了很久,本來有點中意楊儀,不過那人估計不太願意接受,所以最終選擇了江陵太守潘浚。

諸葛亮對於潘浚這個人選沒有立刻就同意,隻是回複劉禪可以多列舉出來幾個合適的人選再做討論。

此時,時間可是已經來到了中午時分,大家的肚子可都是餓的咕咕叫,簡單吃過午飯之後,商議繼續。

這時候,劉禪忽然就對諸葛亮問道:“丞相,是否覺得這天下一統的時機已經來到了呢?”

諸葛亮奇道:“陛下為何這樣詢問?這天下一統乃是大勢所趨啊!”

劉禪點頭說道:“確實是大勢所趨,以我看來,我大漢這邊的各方麵的實力增加的速度,都比曹魏那邊要快速,我方的實力應該已經較之對方要強大了。”

諸葛亮問道:“所以,陛下準備再次進行北伐戰爭了嗎?”

雖然蜀漢現在在財力物力和軍力方麵,應該都已經超越曹魏,但是並不會超過太多,劉禪原本是沒有立刻北伐的打算的,但是在張裔和楊儀來了江陵城一趟之後,讓劉禪感覺到了蜀漢內部其實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內部各方麵的實力也是錯綜複雜啊。

所以,他覺得若是不趕快進行統一戰爭的話,隻怕將來蜀漢內部可能會出現勢力分裂的危險。

隻有將天下趕快統一過來,那麼到時候,他劉禪就有足夠的力量將國內的各種力量整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