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崔雲拿到了王中其送給她的書,大概三十幾頁的薄本,主要講述一些自我認知的方法,但是最後一頁夾著一張卡片讓她感覺很意外,這是王中其的字跡。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
你覺得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
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
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
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製。
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
你認為在別人麵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如果你這麼想,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更加認清自己。
第一,要學會麵對自己。人們因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認為是缺陷,就通過自己的方法把它掩蓋起來,但這種掩蓋是無濟於事的,我們要麵對它同時要解決它。
第二,培養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一個替人割草的孩子打電話給一位陳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這個孩子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這孩子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掛了電話。孩子的哥哥在一旁問他“: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電話?”孩子帶著得意的笑容說:“我隻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這個孩子可以說是十分關於收集針對自己的信息,因此可以預見他的未來成長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絕非是一般小孩子能比。
第三,以人為鏡,通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麵的比較來認識自己。在比較的時候,對象的選擇至關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與別人的優點比,都會失之偏頗。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作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
第四,通過對重大事件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個性。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穀,就越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性格。歸根結底,我們認識的都是自己。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應堅持辨證的觀點,不忽視長處和優點,也要認清短處與不足。
如果你看懂了這幾點,並有信心做到的話,就來當策劃部的經理助理。明天我讓管經理給你辦手續。
王中其
直到看到最後最後一句話,崔雲才喜上眉梢:原來是升職的消息!看來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崔雲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這個消息昭告天下,讓大家和她一起開心!
“傻丫,我升職了,咱們出來吃飯慶祝一下吧!”崔雲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之情。
“好吧,我收拾一下就去。對了,老崔,你想租房子嗎?”
“嗯?我住得好好的,租房子幹嗎?”崔雲被李晴沒頭沒腦地問話弄糊塗了。
“房租又漲了,我和李響再找不到合租夥伴,我們倆就要睡大街了!”電話裏傳來李晴悲痛欲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