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式居所Ⅱ(1 / 2)

伏羲和女媧登陸之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住宿問題。

在此之前,原始社會的人們通常喜歡住在洞穴之中,而且最佳居住地就是向陽的石灰岩洞穴。但是目前他們剛剛逃難出來,想在一時半會之內尋找到如此上佳的居住地,顯然不太現實。但在那個時代牲畜比人多,如果沒有住地,一旦遇到野獸偷襲勢必損失殘重。現在不同於受困在孤島時,沒有野獸侵襲。現在如果找不到住處,野獸將會比洪水、瘟疫還要可怕。

尋找了一天之後,伏羲他們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居所。到了晚上,為了躲避野獸,隻好再次退到木筏上,漂浮在湖水上過夜。

第二天清晨,女媧來到伏羲跟前,問:“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如果老是呆在木筏上,恐怕不是長久之計。更重要的是,現在湖水漸漸退卻,每次穿越泥澤,登上木筏無疑都是冒著生命危險。所以居住之事,必須要盡快解決,否則還沒等到被野獸吃掉,我們也會被寒風與泥澤給吞掉。”

伏羲長歎一聲說道:“你說得這些,我何曾不懂。適合居住的洞穴可遇而不可求,那是說找就能找得到的。”

的確,要想找到可以供人居住的的洞穴,先不說向不向陽,是否是幹燥的石灰岩洞穴,就是打到一個擁有足夠空間的洞穴,也絕非是件易事。這完全是憑運氣,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下一刻就能找到,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恐怕一年半載也休想找到。

女媧沉思片刻之後,問道:“如果找不到,我們可不可以自己造出一個?”女媧此話一出,不等伏羲回答,自己就覺得太過離譜。對於他們那個時代,想要利用手中的石器,從大山中鑿出一個洞穴無異於癡人說夢。

但伏羲聽到到女媧的話後,卻是眼前一亮,似乎突然明悟了什麼似的,嘴中不停喃喃自語:“造出一個,造出一個。”

如果女媧與伏羲剛剛認識的時候,見他如此,一定以為他魔怔了。但是他們已經相處日久,知道伏羲一定是想到了什麼,才會陷入這種忘我的的狀態。

的確如此,女媧一語“造出一個”,也許對於她而言隻是隨口一說,但對於伏羲而言卻像是個晴天霹靂。

伏羲腦中靈光乍現,他開始想象起人類的居所“洞穴”。想要在山體中開鑿出一個洞穴,對於當時的人類無疑就是天方夜譚。

他又想到了魚的居所“河水”,顯然對於人類也是不可能的。

鳥的居所“鳥巢”,這個雖然可以,但是在大樹建造巢穴,一來工程浩大,另外一棵大樹所能承受的範圍也是十分有限的,對於眼前的嚴峻形式,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鼠的居所“鼠洞”,貌似和人類的居所一樣,根本無法實現。

豬的居所?牛的居所?狼的居所?……

伏羲一連想了十幾種動物的居所,但似乎都有其限止。要麼太過困難,無法實現?要麼耗時太久,無法解決眼前問題。

這天伏羲女媧再次相遇,他把心中的各種想法告訴了女媧。女媧聽後也是一臉愁容。沉思半響之後,這才試探著說道:“既然一種動物的巢穴無法在短期之內實現,那我們何不結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巢穴呢?”

伏羲一想不錯,既然各種動物的居所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短處,又有這樣或那樣的長處,那我們為什麼不綜合各方麵的長處,避免各方麵的短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