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生異子,禍福不定(3 / 3)

“有這等事?”趙元尚聞言大奇:“不是都死了好幾天了嗎?怎會突然醒了?”

劉美幀道:“老奴聽說此事亦是不信,派人前去調查,調差回報,事情屬實。”

趙元尚聽劉美幀娓娓道來,心中驚訝無比。怔了半晌,見劉美幀雙眼正直勾勾的盯著自己,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你立刻派人監視質子館內的一舉一動,有任何狀況馬上報我,我這就去見父皇。”

“是。”劉美幀領命退去。

勤政殿內,滿臉病容明肅帝正在批閱奏章。

雖是除夕前日,但冷清的皇宮裏沒有一點節日的氣氛。

這些年帝國勢弱無力,不但在邊事上屢吃敗仗,甚至連紛起的武道修真勢力也無法製約。那些武道大豪們各霸一方,自立為王,在地方上甚至比官府還管用。他們欺壓百姓,橫行不法,更有甚者勾結藩鎮,一心窺測神器。

而就在前些日子,東道玄衛探知,大批西域武道中人進入中原,招兵買馬,聚於關北一帶。他明知這夥人圖謀不軌,可也不敢妄動,原因就是因為國庫空虛,再也禁不起內亂的折騰了。

然而,與帝國朝廷眼下困頓境地相反的是,各地藩鎮卻兵強馬壯。藩鎮每年不但不向朝廷交稅,反以剿匪為名,向朝廷要錢要糧。更有心懷不軌者,與武道勢力勾結,多行悖逆,屢次挑戰他的底線。

這還不止,更令明肅帝氣憤的是,在此危急時刻,朝中大臣們不但不同心協力,共渡難關,反而借機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因為此事,他氣的多日無法安眠,煩惱時,恨不得將這些人全都殺了幹淨。

眼下遼王世子突然病故,又打了他個措手不及。他想起屢次拒絕遼王進京探子,心中極為後悔。這下可好,遼王世子被人作踐多年,又在自己眼皮底下死的不明不白,遼王若真就此衝冠一怒,起兵進逼中原,那屆時西邊戰事未了,東邊烽火又起,內憂外患,這天下恐怕就真的要大亂了。

一想到這些,明肅帝就感到腦仁兒生疼,祖宗留下來的大好江山,到了自己手裏竟成了這般模樣。

今年是華朝立國第二百九十八年,然而依史記載,中原曆代王朝的國祚鮮有能超過三百年的,而華朝眼下的形勢,真就像極了那亡國之前的兆象。

每想到此,明肅帝就心驚膽戰,生怕自己真就做了那亡國之君。

明肅帝放下了手中朱筆,揉了揉太陽穴。雖然還未過不惑之年,但國事繁勞,再加上身體本就虛弱,使得他看上去竟似一六十多歲的老人。

其實,明肅帝並非昏庸之君,相反,他不但天資聰穎,而且還有治國大才。可奈何江山風雨飄搖,社稷糜爛不堪,即使他再如何勤政,再如何想方設法,也終是無法力挽狂瀾,挽救國家於水火。

房門“吱”的一聲被推了開來,一個小太監輕輕走進:“萬歲爺,太子求見。”

“讓他進來。”明肅帝懶懶道。

不多時,太子行了進來:“兒臣參見父皇,願父皇活一萬年!”他每次見到皇帝都是這句話。

明肅帝睜開眼睛,望向這個讓他喜憂參半的獨子,微微一笑:“父皇哪能活一萬年,若真活一萬年,你能等的了嗎?”

聽著像是一句玩笑話,可趙元尚卻嚇地“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磕頭如搗蒜,泣聲道:“兒臣萬不敢有此念想,隻盼望父王龍體康健,萬壽無疆!”

明肅帝微微一笑:“朕不過是句玩笑話,你又何必如此?普天之下就算是任何人想朕死,朕相信你也不會想朕死,起來吧!”

太子緩緩站起身,止住了哭聲,又聽明肅帝說道:“明天就是除夕了,你不是在宮裏寫對子嗎?怎又來父皇這裏了,是有什麼事嗎?”

趙元尚剛才無緣無故的受了一驚,正心中惶恐,聽到明肅帝問話,才想起了正事,便將遼王世子出殯詐屍之事說與了皇帝。

明肅帝聽完後也驚訝無比:“此事當真?”

“應該不會錯。遼王叔一係雖是我皇室分支,但說到底也是我太祖骨血。前些日子辰弟出了事情,兒臣也很難過。今日在禦花園,兒臣乍然聽到太監宮女們在議論此事,也是不信,派劉美幀前去調查,調查後已確認了此事。”他當然不會說是劉美幀先向其稟報的,皇帝的爪牙有事不向皇帝稟報卻先向儲君稟報,這不是作死嗎?

明肅帝想了一陣,道:“派禦醫前去了嗎?”

趙元尚道:“已經派了。”他得到消息後便朝勤政殿趕來,並沒有派禦醫前去,可他心思機巧,心想此等細節一會再派禦醫前去也無妨,皇帝也斷不會去調查何時派的禦醫。

明肅帝道:“嗯,如果需要什麼用藥,直接在宮裏拿,一有消息立刻報與朕。”

“是。”太子躬身應道。

“對了。”明肅帝似想起了什麼,略微坐直了身子,問:“今日天現異象,大臣們和百姓們有什麼反應嗎?”

異象?什麼異象?趙元尚一頭霧水,似是不知所雲。

明肅帝見他麵露茫然,擺了擺手:“你下去吧!朕累了,想歇一會。”

太子走後,明肅帝起身踱至殿門口,向天空望去。這時太陽正緩緩從烏雲裏爬出,雖然顏色暗淡,但卻給人溫暖和希望...

“遼王,國家危難,你的兒子已經回來了,你就莫要再與朕糾纏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