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大家酒足飯飽之後,話題轉回,開始閑聊起來。這時,祝衛國突然對婁主任說:“婁伯伯,您能不能幫我買一下明天的車票呢?我們要去姥姥家了。”婁主任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沒問題,明天讓玉林給你們送車票過來。”這本來就是之前商量好的事情,所以他答應得非常爽快。
一旁的尚大校聽到他們的對話後,好奇地問道:“你姥姥家在哪裏啊?”祝衛國微笑著回答:“青州。”尚大校思考片刻後,果斷地決定:“這樣吧,你們不用買車票了,明天直接安排車子送你們過去,過幾天再派人接你們回來。從省城出發會更方便一些。”說完,他還霸氣地拍了拍桌子,表示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老祝同誌樂哈哈,今晚好酒隨便哈。那邊滿嘴跑火車,咱的口水流一桌。
“我兒子啊……這是我兒子啊……嗝兒……比老子我強……”
美美地吃了一頓大餐,祝衛國這才向尚大校和婁主任告別,把搖搖晃晃的老爸架上車。
飯局結束後,尚大校回去向老將軍彙報今天晚上祝衛國的“狂瞽之言”,他們最後得出結論,“也不全是胡說八道,有一些假設還是有很大的可行性!”
如果不是因為這小子年齡太小,尚將軍都想把這小子弄軍隊裏了。“老大啊,你寫一份報告,先在你的師組建一個特戰小隊,嚐試一下這小子的想法,裝備你自己製作。”尚將軍對尚大校說。
第二天一早,天才剛亮,祝衛國一家六口便收拾好行李,登上了一輛軍用大卡車,踏上了前往青州姥姥家的旅程。
姥姥家位於青州,他們要去那裏拜年。由於路途較遠,他們需要在路上花費一些時間。祝衛國的父親祝平忠同誌在走之前就給姥姥家發了一封電報,告知他們全家人將在年後拜訪。當然,具體到達的日期並未確定。
隨著汽車行駛,漸漸靠近姥姥家所在的城市。祝平忠心中充滿期待,同時也感到一絲緊張。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帶著妻子和孩子一同回娘家拜年。
當車輛駛入姥姥家所在的城市時,已經臨近中午。祝衛國注意到時間已經不早了,而且還有一段距離才能抵達姥姥家。他心想,如果現在趕到姥姥家,可能會耽誤午餐時間,而邀請兩位戰士一起共進午餐似乎有些不合適。此外,他想起母親帶來的大量食物,如果不及時食用,恐怕會被浪費掉。於是,他決定在路邊尋找一個避風的地方,停下來做一頓簡單的野餐。
他們找到了一處寧靜的角落,遠離公路,四周環繞著樹木和草叢。祝衛國和姐姐們迅速行動起來,將攜帶的食物從車上取下,並在地上點燃了一堆篝火。他們烤製了一些臘肉,煮了一鍋熱氣騰騰的米飯,還準備了一鍋野菜湯。
兩個戰士對這個意外的安排感到興奮不已,他們圍坐在篝火旁,享受著美味的野外燒烤。祝衛國與他們一邊品嚐美食,一邊聊天,氣氛融洽而愉快。
吃完飯後,一行人繼續前行。終於,他們來到了姥姥家所在的古城。
姥姥家住在一條古老的大胡同裏,胡同的地麵鋪滿了青石,但由於歲月的侵蝕,很多青石板已經殘破不堪。走在這條胡同裏,人們都會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破碎的石頭,以免摔倒受傷。
從胡同裏望去,姥姥家的房子顯得格外高大。房子的下半部是用大約一米長、半米高的白色條石砌成的,堆砌得十分牢固。這些條石曆經歲月的洗禮,已經變得光滑而堅硬。其中有兩塊條石上還挖有拴馬的樁子,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房子的上半部分則是用大青磚砌成的,磚縫間填滿了白灰,看起來整潔美觀。窗戶是木棱雕花,裏麵鑲嵌著花玻璃,陽光透過玻璃照進房間,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據說姥爺的父親曾是本地有名的“善人”。有一次,在一個寒冷的冬日,他老人家出門遛彎,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外套和鞋子不見了。家人詢問後得知,原來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可憐的人,他便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身上的外套和鞋子送給了對方。這個故事一直流傳下來,讓人們對這位善良的老人充滿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