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社會45(1 / 2)

海勒姆·鮑爾斯

海勒姆?鮑爾斯於1805年7月29日生於美國佛蒙特州德伍德斯托克。父親是一個農民,他姊妹9個,海勒姆排行第8。他的家庭非常貧窮,窮得就連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也賣不起。海勒姆的童年沒什麼特別之處,也像新英格蘭地區的其他孩子一樣,平安健康地成長。夏天時他回農場做工,冬天到當地的學校讀書。不過,要說童年時代的海勒姆果真有什麼與眾不同的話,那恐怕要數他的機械設計天賦了;他擅長畫漫畫,精於建造。小海勒姆已經為同伴們製作了無數的小馬車,小風車,以及一些武器模型。憑著他的天才,小海勒姆當時在同齡人中有很好的人緣,甚至被冠以“小發明家”的美譽。

一次海勒姆的父親受人慫恿給一個朋友作擔保,後來就像常發生的事兒一樣,結果賠了個精光。緊接著,他們又遇上了饑荒,那一年,美國基本上是顆粒無收。

那時,海勒姆的一個哥哥考入了達特茅斯大學,他家便搬到了辛辛那提,在那裏,他負責為一家報紙當編輯。對大饑荒萬般無奈心灰意冷的老鮑爾斯決定舉家搬遷,隨兒子到辛辛那提去。於是,行李家眷承載了3輛馬車,和另外一家人一起向茫茫的美國西部出發。當時是1819年,小鮑爾斯當時隻有14歲。一家人行至俄亥俄河,又沿河用一艘平底船順河而下,來到了當時隻有14000人口的辛辛那提市。

靠著鮑爾斯長子,報社編輯的資助,鮑爾斯一家終於可以在離辛辛那提市不遠處經營起一個農場,家隨之遷到那,並開始培育穀物。沒多久,不幸降臨到他們的頭上。他們的農場坐落在瘟疫肆虐的沼澤邊上,沼澤釋放出來的瘴氣最終摧毀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健康。鮑爾斯死於這場瘟疫,而海勒姆本人也因此臥病在床整整一年。家庭破碎離散,海勒姆在病愈之後由於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便在辛辛那提的一家農產品商店工作,他的工作是盯著主幹道上過往的載滿穀物和美酒的馬車,告訴那些進城的農民,他的老板會出比城裏其他商人更好的價錢來買他們的貨,同時也會幫貨主將車上的圓桶運進商店。由於海勒姆出色的“推銷”,雇主對他格外滿意,但好景不長,因為海勒姆與其雇主關係破裂,所以他又回到了失業狀態。

這時,海勒姆當編輯的哥哥出手相助,他同城裏一家旅館的老板達成協議,在旅館建一間閱覽室。旅館老板提供房間,並且帶來一些訂閱者。海勒姆的哥哥負責進貨和交換報紙,而海勒姆則負責管理和收費。就這樣閱覽室建了起來。可最終因為老板毀約,海勒姆不得不再次失業。

那時,有個鍾表修理商兼風琴製造商人雇海勒姆到鄉下要壞賬。海勒姆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老板很滿意,主動把他留在了廠裏,並說廠裏總會需要一些新手做粗活。他做的第一項工作是用銼刀把作風琴音栓的黃銅板磨細。原本工廠老板隻想讓海勒姆做一些粗活,之後再把黃銅板交到廠裏資深技師將其完善。老板知道交給海勒姆的不是一項輕鬆簡單的任務,於是老板告訴他會給他幾天的時間,幾天之後,老板會來查看他究竟能夠完成什麼樣。小時候,在佛蒙特州,海勒姆就是一個機械方麵的天才,這對他的工作很有益處,於是他將自己的天才、技藝和決心都應用到了工作中。當他老板查看他的工作時,他驚訝地發現,海勒姆不僅按時完成了任務,而且在質量上遠遠超過了廠裏資深技師。他具有精細的洞察力和不知疲倦的幹勁。可圓滿完成工作的同時,海勒姆的手磨出很多水泡。老板對他非常滿意,認為他很有價值,當下決定要他擔任質量監督員,並邀請他到家裏居住。

海勒姆在工廠機械管理部展示了他非凡的才能,這更贏得了老板對他的賞識,同時也招來其他工人的嫉妒。麵對工人們的譏諷,海勒姆發明了一台能切割木鍾表輪的機器。作為獎勵,海勒姆得到了一枚銀質牛眼石手表。

此後不久,在參觀辛辛那提市博物館時,海勒姆看到了烏冬的石膏肖像作品“華盛頓”。這是海勒姆生平第一次看到半身雕像,他說他不能自已地被雕像吸引住了。由此他對雕像便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好奇,並下決心搞清楚雕像的製作過程。他甚至覺得,要是有位老師從中指點,他也能做出與之相媲美的作品。後來,海勒姆在城裏找到了一位製作石膏雕像的德國人,並和他學習這種藝術的奧秘。實踐證明海勒姆是個天資聰明的學生,他對石膏雕像藝術精通的程度令他的老師驚歎不已。

對海勒姆來說,掌握藝術規則視乎是件輕鬆自然的事,這位藝術天才憑借他對藝術規則理解的融會貫通易如反掌,即使麵對反麵批評,他也會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僅如此,雖然知道自己的看法完全正確,但海勒姆也絕不會嘲笑那些靠精確測量獲得的略為遜色的方法。

然而,海勒姆沒有完全投身於他的藝術創作中,他把更多時間用於風琴和時鍾的製作工作,而隻在業餘時間搞創作。海勒姆23歲時,一位擁有自己的自然曆史博物館和蠟像館的法國人曾試圖說服海勒姆到他博物館作一名出色的發明家、蠟像師和綜合機械設計師。那時海勒姆已經在廠裏工作7年,他當時最大的心願是賺夠錢好完全置身於自己的藝術事業。這期間,海勒姆結婚,並有了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