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萊亞斯?豪
伊萊亞斯?豪於1819年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斯賓塞小鎮。他姊妹8人。新英格蘭鄉下小鎮家家都開辦適合童工的行業小作坊,因此新英格蘭地區也日益變得富庶起來。他父親經營了一個農場和一個麵粉廠,孩子們常做幫工。埃利伊萊亞斯六歲時,他就和哥哥姐姐一起去幫工,把鋼絲牙穿過皮帶用來製作梳理機。當小伊萊亞斯長到足夠大的時候,他就開始去父親經營的鋸木廠和礱穀廠幫忙,在寒冷的冬季,在本地學校受一些基礎教育。然而,由於他體質差,不能太疲勞,所以不適合幹重活。此外,他由於生來腿跛,也使他障礙重重,一生麻煩不斷。十一歲那年,他到鄰居家的農場幹活,但是那裏的勞動十分辛苦,於是伊萊亞斯又回到了父親的工廠工作直到十六歲。
就在那一年,伊萊亞斯產生了一個熱切的願望,他要去洛威爾去尋求出路。征得父親的同意之後,他便隻身啟程,並在洛威爾的一家大型紡織廠做了一名學徒。兩年後,1837年,經濟危機席卷美國,由此失業的伊萊亞斯不得不四處尋找工作。後來,他又在劍橋市的一家機械修理廠找到了一份活,並拜師於麻纖維梳理機械專業的特雷德維爾教授。
然而,伊萊亞斯隻在劍橋市呆了數月,隨後又輾轉到了波士頓,在阿裏·戴維斯的機械維修廠謀職。
在伊萊亞斯二十一歲那年,他結婚了。可這對他來說其實是很輕率的一步,因為他當時每星期的收入僅有九美元,而且他身體虛弱。他的三個孩子接二連三出生。他發現,僅靠這點微薄的收入是難以滿足家裏衣食住行的開銷,以前那種衣食無憂的生活成為美好的回憶。他整個人變得憂愁抑鬱。健康狀況裹足不前,沒有絲毫的改善,就連完成日常工作都很吃力。他身體如此虛弱,由於工作強度之大身體難以支撐,所以他不得不常常回家休息。在家裏,他隻能躺在床上,並且極度痛苦地想但願“永遠安息。”可是,他太愛自己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們了,所以每天仍在拚命工作養家糊口,即便如此,恐怕隻有深切體會貧窮的人才能很好地理解他的內心的絕望吧。
這一次,伊萊亞斯聽說縫紉機的時代來臨了,不管人們是否承認,要是能在機器上投資的話就肯定會發財。他的窘迫驅使他懷著極大的興趣去傾聽人們談論。他開始努力工作來實現這一目標,可伊萊亞斯知道,發明縫紉機是要承擔一定風險的,但他決定孤注一擲。當妻子做縫紉活時,他就在旁邊看著,第一他努力要設計一台能讓妻子做縫紉活兒的機器。他讓針的兩端鋒利無比,並在針的中部打孔,使穿了線的針能上下穿梭於布料上。但在實施過程中,他的精心設計卻都不盡人意。直到1844年,即他嚐試發明縫紉機器一年多之後,他才孕育了這種靈感,就是使用兩根線,借助於梭子和靠近針眼的彎針來形成針腳。這使他的設計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最後他非常滿意地解決了自己在設計方麵遇到的問題,於是在1844年10月,他用木頭和線製造了一台比較粗糙的機器模型,並將其改進,一直到自己完全滿意為止。
伊萊亞斯學徒期滿,屆時他已是技術嫻熟的一名機械技工,這時他辭掉了工作,搬回到父親家裏。他父親當時在劍橋市開了一家把棕櫚葉加工切條的棕櫚葉帽子加工廠。伊萊亞斯及家人與父親同住一個屋簷下,這個拖著半個病身子的發明家在父親的閣樓上支起了一個車床,獨自攬火養家糊口,同時繼續製作縫紉機。他窮困潦倒,生意艱難,經常令家人食不果腹;而且更糟糕的是,一直資助他的父親也遇到了麻煩,父親經營的加工廠在大火中化為烏有。可憐的伊萊亞斯當時處於極其悲慘的境地。當時他腦海中已經擁有縫紉機的模型,其完美卓越令他極為滿意,但是他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生產機器所需要的優質鐵和鋼,隻有它們才能保證機器的其他性能。要生產一台縫紉機模型需要500美元,否則這項偉大的發明對他來說毫無用處。同時,要想讓人們相信新機器的使用價值在當時來說更是難上加難。要是沒有讓他去製造新機器模型的500美元的話,就算他的發明再新奇也將變得一文不值。
就在進退兩難之時,伊萊亞斯決定求助於他的一個朋友,一個在劍橋市做煤炭和木材生意名叫喬治?費希爾的富商。伊萊亞斯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喬治,並成功地說服其入夥。喬治答應為伊萊亞斯及其家人提供必需的食宿,閣樓做工場,讓伊萊亞斯製造機器模型。作為計劃的啟動資金,喬治預付了500美元用來購置必要的工具和製做模型。作為答謝,兩人約定,如果伊萊亞斯獲得專利權的話,他會把一半專利權分給喬治。1844年12月1號,伊萊亞斯一家如約搬進了喬治的公寓,小型機械廠也如約建成。從那時起,伊萊亞斯又開始夜以繼日的工作,有時則通宵達旦。1845年4月,他設計的技術先進的縫紉機順利通過縫合試驗。到5月中旬,縫紉機模型終於大功告成,並且7月用其首次成功縫製2套毛料服裝,一套慰勞自己,另一件則送給了喬治。做工結實耐用甚至比布匹還要經久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