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3 / 3)

按照民間的禮數,兩家交換定禮,便是如男女婚約一樣,定下了結契之約,再無更改。皇帝十分驚喜,見顧沅替自己整理衣衫,崔成秀和崔三順目不斜視地守在幾步外,替自己和顧沅擋著行人,不由自主地向顧沅低聲道:“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顧沅仔細地將她腰間絲絛係好,亦是低聲回言。兩人攜手相視彼此,臉頰都微微透出紅暈來——未來雖然依舊渺茫不可知,但她們此生的山長水闊柳暗花明,都隻有麵前的這個人才能一同共享了。

冥冥中人生際遇總是玄妙如斯,顧沅心底豁然開朗,把想見程素最後一麵的那點念頭拋了個幹淨——無論那人還有什麼樣的後手,禍福榮辱,她都自會與皇帝攜手以對,又有什麼可憂慮的呢?▼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阿沅在想什麼?”皇帝麵薄,見顧沅久久不語,不由得有些沉不住氣。

“我在想,”顧沅的聲音更低,“等這一回我替十一娘看遍了西洋風物回來,就陪在十一娘身邊,再也不分開了吧?”

顧沅的聲音極篤定,仿佛那樣朝夕相伴的日子已經注定成為她們的後半生,再無更改。皇帝歡喜到了極處,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瞥見有行人見兩人駐足已久,悄悄看過來,更覺得臉熱,勉強輕咳一聲,轉過臉道:“就是你想分開,我也再不許了——阿沅,我記得這裏福慶樓的點心還可吃得,你臨行在即,就去再嚐一嚐,如何?”

當初不就是福慶樓論文的一席,才注定了彼此的緣分?顧沅微微一笑,與皇帝並肩而行,皇帝目不斜視,卻悄悄又攥住了顧沅的手指。顧沅知道,這一輩子,她是再不會放開了。

☆、第85章 後記

一個同性婚姻提案對政治的影響有多大?在齊帝國,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這個例子的開端有點冗長,因為我們必須從一位百年前的皇帝說起。按照齊帝國的習慣,每位皇帝去世後,他的繼承者都會為他挑選一個合適的稱號,作為對他的一生評價。這位孝宗得到的稱號是“孝宗昭”,這也就意味著,在當時的帝國,皇帝的作為被臣民們認為是符合孝道並可以作為道德模範的,同時“昭”這個字還透露了另一個信息,就是皇帝確實長得十分俊美,這個特點十分突出,對她的容貌的稱讚並不同於其他帝王生平中的泛泛之詞,有記載認為,皇帝的俊美使臣民們認為她十分有魅力,甚至願意為她獻出生命。

這似乎向我們描述了一位聰明有遠見,謙和平易近人的皇帝形象,但有趣的是,實際上孝宗的政治生涯卻與同時期西帝國以性情暴烈叛逆聞名的瑪麗三世有許多相似之處。

兩位女帝同樣都是在上一位皇帝麵臨絕嗣的情況下得到繼承權的,瑪麗三世的伯父詹姆斯七世雖然私生子眾多,但他的兩位皇後都沒有為他生下子女,這使他不得不把目光放在自己7歲的侄女身上;孝宗的堂祖母宣宗雖然有兩個兒子,但他們的壽命都遠遠短於強健的母親,更糟糕的是,他們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女,以至於宣宗晚年終日為繼承人而困擾,最終選擇了孝宗,那時她隻有5歲。

沒人知道年邁且時日無多的老皇帝選擇一個幼童作為繼承人的原因,從後世的推論來看,宣宗很可能擔心如果選擇一位年長的繼承人,新帝對親生父母會過分關注,以至於忽略了對自己夭折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