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站在一旁,也跟著附和起來,“娘說的是,這麼好的一個日子自然該歡歡喜喜的,再說了,婕姐兒回來的次數也不多,爹一見到她就開口訓斥,若是婕姐兒日後不來了,您怕是比誰都想她呢!”
英國公麵色和緩了幾分,但還不忘衝著崔淑婕道:“有你外祖母和小舅母替你求情,這次就算了,日後可要知道規矩,切莫再犯。”
“是,知道了。”崔淑婕心不甘情不願的福了福身子。
英國公夫人又拉著崔淑婕的手問起了文氏的病情,聽說文氏的身子已經好了大半,心中的石頭這次落了大半,長籲了口氣,這次發現雲娘站在末端,含笑衝著她招招手,親切道:“雲娘,過來。”
雲娘見狀,一點也不怯,款款走上前去,半蹲著身子,福了福身子,不卑不亢道:“雲娘給英國公拜壽了,祝英國公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說著,她又是挪了挪身子,朝著英國公的方向福了福身子,含笑說道:“雲娘祝英國公夫人平安喜樂,明日風華益蓋當年。”
“好,賞!”英國公夫人上次對雲娘的印象就好得很,如今半眯著眼,看著雲娘一副溫柔可人、清秀大方的模樣,心中更是沒有來由的一陣歡喜,從手腕上褪下來一隻鐲子下來,硬塞到雲娘手中。
雲娘接過來,手中不由得沉了幾分,低頭一看,上好的水沉玉鐲子上鑲著小拇指大小的紅寶石,一看便知道是難得的珍品,當即,她便推脫道:“夫人,這鐲子太過於貴重了些,我怕是不能收!”
“既然我給你了,你自然是能收下的。”英國公夫人看著雲娘如此局促不安的模樣,心中曉得她是個曉得分寸、知恩圖報的好孩子,一下子對雲娘的疼惜多了幾分真心喜愛,“你若是不信,問問他們,看看你這鐲子收不收得?”
連英國公夫人都發話了,誰還敢說個不字?等著她的話音剛落,王氏便一馬當先,微微揚聲說道:“娘說的對,娘說你收得,你自然就收得。”
等著她的話音落下,在場的女眷紛紛附和,雲娘隻好將鐲子收了下來。
崔淑婕見狀,卻是沒好氣的白了她一眼,心中更是忿忿不平,這隻鐲子,她早就看上了,曾經與姐姐崔淑嫻說過想找外祖母要來,但崔淑嫻卻告訴她,這隻鐲子是當年外祖母的陪嫁,怎麼輪得到她一個外孫女去討要?
隻是如今,外祖母居然將這麼名貴的鐲子給了雲娘?崔淑婕想著就覺得渾身上下都來氣,臉色自然是沒有之前那麼好看了。
英國公夫人瞧著她那不虞的臉色,心中自然是知道所謂何事,卻是在心中一陣喟歎,婕姐兒的性子怕是隨了她娘呢!雖是有幾分小聰明,但看事兒卻是一點都不通透,現在自己當著眾人的麵賞賜如此貴重的禮物給雲娘,所看重的還不是雲娘背後的崔家啊!
不過,到底隻是個十三歲的丫頭!日後慢慢調教便是了!若是婕姐兒能有嫻姐兒一半聰慧,那她也不用操心呢!
因著崔淑婕的貿然出現,所以打斷了正準備請安的英國公府一幹子子孫孫。
而英國公夫人拉著崔淑婕的手竟然不舍得放開,胡媽媽便特意為崔淑婕請了座,讓她坐在了英國公夫人的下首。
雲娘見狀,二話不說,便安安靜靜退了下去。
接著依次上前賀壽的是長房嫡女,大姑娘文蘭之,緊接著便是王氏所出之子,大少爺文卷之,剩下的就是王氏所出的嫡次女,四姑娘文棠之,剩下的便是姨娘所出的庶長女,三姑娘文竹之,四姑娘文桃之,還有庶出的二少爺文書之,由於文書之自幼便養在王氏膝下,年紀尚幼,便由一位媽媽牽著上前拜壽。
至此,長房大爺所出的六名兒女均已經拜過了賀禮。
此時,二房的夫人蔣氏率著女兒款款走上前來,口中念念吉祥祝賀之詞,又向英國公與英國公夫人行禮。
英國公夫人看著隻有蔣氏一人,本來樂嗬嗬的臉色頓時有幾分不悅,蹙眉問道:“為何隻有你一人,二爺呢?我還生怕他忘了老爺的生辰,前半個月就已經送信到了滄州,為何今個兒還沒到呢?可是不打算來給他老子賀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