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則故事吧:在非洲中部幹旱的大草原上,有一種體形肥胖臃腫的巨蜂。巨蜂的翅膀非常小,脖子也很粗短。但是這種蜂在非洲大草原上能夠連續飛行250公裏,飛行高度也是一般蜂類所不能及的。當它們發現這一地區即將麵臨極度幹旱的時候,它們就會成群結隊地迅速逃離,向著水草豐美的地方飛行。
這種強壯的蜂被科學家稱為“非洲蜂”。科學家們對這種蜂充滿了好奇。因為根據生物學的理論,這種蜂體形肥胖臃腫而翅膀卻非常短小,從飛行的先天條件來說,它們甚至連雞、鴨都不如,它們的翅膀也不可能產生承載肥胖身體的浮力,會立即掉下來摔死。但事實卻是,非洲蜂不僅能飛,而且是飛行隊伍裏最為強健、最有耐力、飛得最遠的物種之一。哲學家們對此給出了合理的解釋:非洲蜂天資低劣,但它們必須生存,而且隻有學會長途飛行的本領,才能夠在氣候惡劣的非洲大草原活下來。簡單說,若是非洲蜂不能飛行,它就隻能是死路一條。
什麼叫“置之死地而後生”?非洲蜂給出了很好的回答。非洲蜂更讓我們相信,在一個執著頑強的生命裏,沒有什麼叫做“不可能”。
英國大作家約翰生宣稱:“在勤奮和技巧之下,沒有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波頓·布拉雷以一首詩說出了一切:
有哪條河流是不可能渡過的?
有哪座山峰是無法跨越的?
我們專門克服不可能的事情,
從事“沒有人辦得到”的事業。
當你看到別人成功時,當你看到別人光環籠罩,請你不要責怪他或歎息命運的不公。怪隻怪自己缺少了一種強烈的成功意識和持之以恒的行動而已。
如果你也想擠進成功人士的行列,那麼你就做一個有耐心,並且有著一顆積極心態的人吧。請記住:“隻要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必須舍得下苦功夫
一個人如果隻想著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從不願意在朝九之前、晚五之後去工作的話,不可能取得成功。愛迪生一生作出了一千多項發明,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即便如此,他在70歲以後每天還工作14個小時以上。曾經有人問他:你每天工作那麼多時間,不感到辛苦嗎?愛迪生回答說:“辛苦?我從來沒有覺得辛苦,我認為工作是一種享受。”
人做事當然需要方法,需要聰明,但太依賴聰明則容易走向投機取巧的極端,反而不如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事情,付出十二分的辛苦和努力。任何聲稱輕輕鬆鬆就能成功的宣傳都是一種欺騙。“成功”之“功”字即有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的含義。凡是與努力不沾邊的事情,都是與成功背道而馳的。想成功,更是沒有捷徑可走,必須舍得下苦功夫。
年紀輕輕踏實一些、吃些苦,可以為以後打下良好基礎。如果你能容忍在半夜兩點被叫醒,並且以願意做的態度工作時,別人將會記住你並會給你很高的評價。而這些,恰恰是你開創錦繡前程的資本。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成功之路是用汗水鋪就的,能吃苦的人才能有甜蜜收獲。
魯迅說過:“即使是天才,生下來的第一聲啼哭也和普通人一樣,絕不會是一首好詩。”天才之所以成就別人難以成就之事,後天的努力很重要。所謂“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這句話的道理永遠不變。成功的道路是用努力鋪就的。想開創美好前程,先苦後甜是永恒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