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童年與軍旅(7)(1 / 3)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4月21日,毛主席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幹淨、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當天早晨,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在西起九江東北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千裏的戰線上,強渡長江。4月23日,一舉攻克南京,紅旗插上了偽總統府,宣告蔣家王朝的徹底覆滅。

隨後,上海、武漢解放,我們師即將橫渡長江,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下江南”。五

宣傳隊先在漢口小住,然後轉移到武昌。

進漢口,這是我們部隊南下後第一次在大城市駐紮。進城前,師部宣布了若幹條紀律,保護城市建築,講求文明禮貌,保障人民安寧,尤其對駐地的各種設施不許有任何損壞。

我們的駐地是一座三層樓房,敞亮的大房子裏有沙發,溫馨的小房子裏有轉椅,地上鋪了木地板,那才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地道的一座小洋樓。我這個“土包子”,頭一天就出了個洋相。

上廁所解手,人家告訴我,便後別忘了放水衝洗,拉一下身後那根繩就行了。我解完手,拉繩放水,糞便衝淨了,鬆開繩子,水還不停地衝,再拉再鬆開,水仍然流個不停。糟糕,我也沒亂動什麼,它怎麼就壞了?想不到,進城第一天我就違犯了紀律。不敢怠慢,我趕緊去報告馬隊長:我把便所衝水那玩意兒弄壞了。

馬隊長皺皺眉頭:“你怎麼總是毛手毛腳的?”他跟我走進便所,奇怪,水怎麼停住了!馬隊長一看笑了:“你這個‘土包子’,哪裏是壞了,你搬把椅子上去看看嘛。”

馬隊長的話,讓我放心了。我搬把椅子爬上去看個究竟,原來水箱裏有一個球體,堵住水口,一拉繩子,球體浮起,水流下來。剛鬆開繩索時,球體仍浮在水麵上,水繼續往下流。隻有水箱的水流盡了,球體落下重新堵住水口,水箱就不再嘩嘩流水了。

頭一次使這種東西,它就跟我開了個玩笑,害得我傻乎乎做了一頓檢討。不過這事也給我敲了警鍾:進了大城市,好多東西都很新鮮,千萬別亂鼓搗。

半個月後,我們進駐武昌,那時長江江麵沒有橋,隻有大大小小的船隻,人和汽車過江靠輪渡,連火車過江也要靠輪渡。我們宣傳隊就住在江岸邊。大部隊南下,天氣熱了,再一次輕裝,武昌江岸,沿途卸下的軍大衣、棉襖、棉被足有一裏路長。師供給處沒有庫房,隻好臨時堆放在江岸。

在武昌小住幾日,宣傳隊排了幾天戲,又繼續向湖南嶽陽進發。我因為腹部中彈感染化膿,暫留在武昌治療。留在武昌的還有師政委的老婆楊潔茹和她不到一歲的兒子。

我除了每天換一次藥,再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就到江岸去看過往船隻,享受江風的涼爽。一條條鼓滿風的帆船,南來北往,船工們弓著腰,邁著沉重的腳步,奮力拉著長長的纖繩。船工號子回蕩在寬闊的江麵上,給人一種苦難感。

有時也同楊潔茹的勤務員一起讀書看報。勤務員崔穀雨比我大一歲,可他識字沒有我多。我倆天天讀《長江日報》上馬鐵丁寫的“思想雜談”。他不認識的字,我教他。我倆都不認識的字,就去請教楊潔茹。馬鐵丁的思想雜談常常引經據典,引馬列的,引古典文學的,也引魯迅的。記得馬鐵丁寫過一篇關於說服教育的雜談,文章大意是:

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成千上萬的農民擁進莫斯科,他們恨透了沙皇,一定要燒掉沙皇住過的皇宮。有人把這事報告了列寧,列寧說不要強迫命令,要向農民說服教育。但是一連進行三次教育,農民都不聽,非燒掉不可。最後列寧親自接見農民。列寧說:“你們先聽我講兩句話,然後再燒行不?”農民說:“可以。”這時列寧問大家:“沙皇的房子是誰造的?”農民回答:“我們造的。”列寧又問:“我們自己造的房子,不讓沙皇住了,讓我們的代表住好不?”農民回答:“好。”列寧最後問:“那麼房子還要不要燒?”農民覺得列寧說的道理對,同意不燒房子了。文章最後說:列寧沒有下什麼命令,也沒有強迫農民不許燒沙皇的房子,而是用道理說服農民,不僅保住了建築,還使農民從這件事情中明白了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