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中,試卷上的試題全部回答完畢了,不要就因此以為大功告成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檢查。自查答卷是保證考試成功的一個重要細節,它是防漏補遺,去偽存真的過程。尤其是有些考生采用靈活的答題順序,更應該與最後檢查結合起來,因為跳躍式往返答題過程中很可能會有遺漏題,通過檢查可彌補這種答題策略的漏洞。

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內容:有無漏做的題目,如先看看試卷背麵還有無題目;再看每頁試卷中有無大題漏做;每一大題中有無漏掉小題;小題中有幾問的有無漏掉其中的某個問題。這樣逐頁逐題地檢查,發現漏的題及時補做,方能避免因一時粗心而造成會做而沒有做的遺憾。對於正謬誤,重點應放在自己覺得有疑慮,感到不確定的題目上。

因此,在考試的時候應該安排出一定的檢查時間,要認真查看有無遺漏,並複核心存疑慮的題目。但若沒有充分的理由,當然一般不要改變依據第一感覺作出的選擇。對簡答題、論述題和作文,一是要改正錯字和病句,另外補充遺漏的內容,刪去錯誤的觀點。另外,檢查的內容還應包括考生情況登錄表的檢查,擦淨考試卷上的零散痕跡或標記。

學習案例

(一)

胡佳微從小學到高中,每次考試中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其竅門之一就是做完試題注意仔細檢查。

有些同學做事情粗枝大葉,題目做完了,就扔在那兒,或者急於交卷。胡佳微說:“每次考試做完題之後,一定要檢查,這樣才能夠保證心中有數,做到萬無一失。”

她檢查過程的第一次工作是看有無遺漏或沒有做的題目,發現之後,應迅速完成。如果考試中時間允許的話,她總是對各類題型的作答過程和結果,全麵複查一遍,時間不夠則重點檢查。

她對於選擇題的檢查主要是查看有無遺漏,並複核她心存疑慮的題目。但若沒有充分的理由,一般她不會改變依據第一感覺做出的選擇。

有時候時間倉促,來不及驗算,好多同學就放棄了檢查。在這種情況下,胡佳微是采用一種簡單的辦法:一是查物理單位是否有誤;二是看計算公式引用有無錯誤;三是看結果是否比較“像”,這裏所說的“像”是依靠經驗判斷,如數字結論是否為整數或有規則的表達式,若結論為小數或無規則、零亂,則要重新演算,最好用其他方法去做,這是最保險的措施。

另外還有些粗心的同學,忘記寫名字、考號。所以胡佳微提醒同學們:“在以後的考試中,要交卷之前切記,不要提前交卷。交的時候,一定要檢查名字、考號等是否正確;試題是否完整並按次序排列,切忌丟掉最後一頁。”

(二)

白曉冰記得老師曾經說過:“考試的時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覺,如果遇到拿不準或者不能確定哪一個答案是正確的,這時候就要以第一印象選出來的答案為準。”她就想:“既然老師都說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那麼考試的時候就以自己第一次寫上的答案為準,沒有必要再多留出來檢查的時間,還不如利用這些時間好好研究一下大題和難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