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其他辨證方法概要(3)(1 / 3)

(四)名詞解釋

1.陽明經證指陽明病邪熱彌漫全身,充斥於陽明經,而腸道尚無燥屎的證候。

2.陽明腑證指邪熱內盛陽明之裏,與腸中糟粕相搏,燥屎內結,以潮熱汗出、腹滿痛、便秘、脈沉實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五)問答題

1.陽明病見於外感病邪熱熾盛的極期階段。如果無形之邪熱彌漫全身,充斥於陽明之經,以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為主症者,是陽明病經證;如果邪熱由經入腑,與腸中糟粕搏結,致成燥屎內結,同時出現潮熱,汗出,腹滿而痛,熱擾心神,甚至循衣摸床、神昏譫語等,是陽明病腑證之征。

少陽病證

知識點:少陽病證

(一)單選題1.B 2.E 3.E

(二)雙選題1.AC

(三)多選題1.ABCDE 2.ABCE

(四)是非題1.×少陽病證以寒熱往來、口苦為主要表現。

太陰病證

知識點:太陰病證

(一)單選題1.C 2.D

少陰病證

知識點:少陰病證

(一)單選題1.B 2.C 3.D 4.B 5.C

(二)多選題1.BCD 2.ABC

(三)是非題1.對

(四)名詞解釋

1.少陰病證是六經病變發展過程中的最危險階段,全身陰陽衰憊,功能明顯衰減,以脈微細、但欲寐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厥陰病證

知識點:厥陰病證

(一)單選題1.C 2.B

(二)多選題1.ABCE

(三)是非題1.對

(四)名詞解釋

1.厥陰病證是傷寒病發展傳變的較後階段,表現陰陽對峙、寒熱交錯、厥熱勝複等證候,以上熱下寒證為其基本病理變化。

(五)問答題

1.厥陰病證是傷寒病發展傳變的較後階段,表現陰陽對峙、寒熱交錯、厥熱勝複等證候。

主症為: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則吐蛔。

二、六經病證的傳變

知識點:六經病證的傳變

(一)單選題1.B 2.A 3.B 4.E 5.E

(二)雙選題1.CD

(三)是非題1.對

2.×傷寒病不經過傳變,兩經或三經同時出現的病證,稱為合病。

3.×六經病變中,三陰病證以五髒的病變為基礎。

4.×六經病證的傳變形式可有傳經、直中、合病、並病等。

(四)名詞解釋

1.合病是指六經病證中,凡兩經或三經的證候同時出現者,如太陽陽明合病、太陽少陽合病。

2.病邪自外侵入,逐漸向裏發展,由某一經病證轉變為另一經病證,稱為傳經。

3.傷寒病初起不從三陽經傳入,而病邪直入於三陰病者,稱為直中。

4.傷寒病凡一經之證未罷,又見他經病證者,稱為並病,如太陽少陰並病、太陰少陰並病。

(五)問答題

1.六經病證傳經類型特點:①循經傳:即按照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次序相傳;②越經傳:即依六經次序隔一經或兩經相傳;③表裏傳:即互為表裏的兩經相傳,如太陽→少陰,少陽→厥陰,陽明→太陰。

第二節 衛氣營血辨證概要

一、辨衛氣營血證

衛分證

知識點:衛分證

(一)單選題1.C 2.B

(二)多選題1.BCE

(三)問答題

1.衛分證是溫熱病的初起階段,臨床表現為發熱,微惡風寒,少汗,頭痛,全身不適,口幹微渴,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有咳嗽,咽喉腫痛。

2.衛分證與太陽傷寒證可從三個方麵予以鑒別:①病因:衛分證因溫熱之邪所犯,太陽傷寒證因風寒之邪外襲;②途徑:衛分證外邪多從口鼻而入,手太陰肺經受邪;太陽傷寒證外邪從皮毛而入,侵犯足太陽膀胱經;③症狀:衛分證以發熱重,惡寒輕,頭痛,口渴,脈浮數為主症;太陽傷寒證以發熱輕,惡寒重,頭項強痛,口不渴,脈浮緊為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