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刺激聽眾回想,使聽眾身臨其境(1 / 1)

講故事是公眾演講最基礎的部分,但是,如果不激發聽眾的回想,使他們身臨其境,就直接轉入故事,那麼你的故事可能就無法盡顯其效了。

首先,一個故事如何讓他們受益,或者與他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如果聽眾們沒弄懂這一點,他們是不會對故事感興趣的。

其次,聽眾們可能不願置身於故事中,隻想當局外人。

你有沒有讀過一本很不錯的科幻小說,讓你感覺好像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你癡癡迷戀於其中,完全忘了時間的存在。數小時過去了,你仍在如饑似渴地讀著,直到看完為止。進行公眾演講時,一個好故事也能產生完全一樣的效果。

要讓故事變得有效,你首先要激活聽眾已有的知識。讓聽眾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然後再將他們引入你的故事裏。把他們已知的和未知的聯係起來。

刺激回想的技巧

要引起聽眾對自己生活的思考,就要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如“你碰到過的最難應付的聽眾是怎樣的呢?”“倘若你一切都心想事成,你的生活會有怎樣的改變?”或者“還記不記有那麼一次,你的觀點和周圍大多數人的想法都相悖?”

你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後,又會有怎樣的效果呢?聽眾就會開始回想自己生活中的某個場景,這就激活了他們腦海中已存在的和你演講的主題相關聯的知識。

當你開始轉入故事時,聽眾會一邊回想著自己生活中的場景,一邊在心裏把你的經曆和他們自身經曆聯係起來,還會去思考你講述的內容如何有助於改善他們自己的生活。

即使大部分聽眾先前沒有與你演講主題相關的知識儲存,你至少也要激活他們當中一個人的記憶。

比方說,你會問:“你們有沒有去過澳大利亞?”喬答道:“我去年去過。”你接著說:“澳大利亞光照充足,還有許多奇異的動植物。”

如果有一位聽眾積極響應你的問題,那麼所有的聽眾都會聽你講故事,同時也會從別人的經曆中去體驗、去感受。如此一來,這位聽眾就代表了在場的所有聽眾。

如果你希望聽眾們聽你講述你自己的經曆,首先就得讓他們回想自己的生活,然後帶領客人一樣,把他們引領帶入到你的世界裏來。

引導聽眾身臨其境

讓聽眾置身情景中

激活聽眾已有的知識後,就要讓他們進入你的故事裏,給他們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說一些這樣的話語,如“如果那天你和我、我的朋友弗蘭克都在餐館的話你就會……”,“要是你當時和我一起上過課就好了……”來激發聽眾的想象,引他們置身情景之中。

你也可以使用“試想一下”這個短語讓聽眾置身情景中。比方說,“試想一下你和家人一塊兒出去參觀劇院。”

一個故事就像一部電影或肥皂劇一樣,就是一係列場景的集合。身臨其境法不僅可用於開場時,也可用在演講中。一個故事裏的任何情景,都可以使用身臨其境的技巧引聽眾置身其中。

不要征得聽眾許可

在開始講故事時,千萬不要以征得聽眾許可的方式開頭。不要說“讓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或者“讓我從……開始吧”。這樣的話沒有任何有價值,隻是在浪費聽眾的時間,同時也會讓聽眾覺得你在台上缺乏自信。

你希望在聽眾麵前表現得彬彬有禮嗎?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就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要以一種自信滿滿的演講者的姿態出現在他們眼前。

刺激回想法和身臨其境法怎樣才能有效結合呢?我的一篇題為“母親的勸勉”的演講是這樣開始的:“倘若一切都心想事成,你的生活怎麼會有變化呢?”

“9歲那年,我在烏克蘭一個民間舞蹈團學跳舞。雖然隻跳了3個月,但我已決心成為一名職業舞蹈演員。”

“我真希望你和我一樣是那個訓練隊的一員,那樣你就會聽到角落裏傳來的悅耳琴聲,嗅到拋光鑲木地板的木質清香,看到我那26歲的舞蹈老師,海倫,在訓練室裏來回走動的倩影。”

最初的那個問題會使聽眾回想起自己的生活。“我真希望你和我一樣是那個訓練隊的一員,那樣你就會聽到……”這句話就會把你引進入我的世界裏,然後你的思維就會跟著我的故事前行,深深沉浸在故事情節裏。同時你也會繼續思考開頭提出的那些問題。

刺激回想法和身臨其境法不僅能幫助你和聽眾間建立聯係,同時也能把聽眾和你的故事聯係在一起。即使是頗具經驗的演講老手,也很少有人使用這一技巧。趕緊使用這個技巧吧,它會帶你躋身一流演說者的行列——這些人可以讓聽眾生活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