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每一個人曾經都是如同紀梵他們那般,活生生的玩家。隻是在遊戲中未能通關便死去,就會被主神製作成npc。當有遊戲需要npc的時候,就把他們投入其中。
但那時的他們如同行屍走肉,意識全無,身體則被主神模擬的他們的人格操控。
隻有遊戲結束,回到主神空間,他們才有片刻的清醒,可以完整地觀看自己參與的遊戲視頻。
血淋淋的《桃源路4號》gameover幾個字赫然映入眼簾,視頻很快播放完畢。
主神空間重新恢複死寂無聲。其他人抓緊時間牢記通過看遊戲視頻總結出的經驗,而b也想照常這樣做,卻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靜不下心來。
閉上眼,腦海中閃過的,是紀梵和沈洲陸最後相擁微笑的幸福畫麵。
心中不斷湧起複雜的心情,有羨慕,有嫉妒,有遺憾,更多的,則是悵然所失。
如果,他的身邊也能有紀梵這樣的人,自己的結局是不是也能完全不一樣?
一瞬間,b想起很久之前的事,久的連回憶起來都有些費勁。
他曾經懷抱著懲惡揚善的信念成為一名警察,實習的時候在當地的派出所工作。
上班沒多久,有一次為了抓捕罪犯,他英勇犧牲。
所以當進入到恐怖遊戲的時候,他對主神是心懷感激的,無論如何,對方給了他可以生還的機會。
剛開始的遊戲,難度並不大,有著遊戲經驗的他很快順利過關。可是接下來的遊戲,卻是越來越難。
裏麵出現了npc,故事線也變得複雜起來。
他認為隻有一條線才是正確的選擇,才可以順利活下來。
但如今成為npc看多了別人的遊戲視頻,其實他發現,無論哪一條路,玩家選擇之後,隻要堅持下去也能走到終點。
比如要壞就壞到徹底,見死不救為了自己活下去可以拖別人下水,這樣的人往往能打出黑暗的真結局;
比如善良到底,一直好心幫助其他人的“聖母”,也可以有驚無險地打出he結局。
最忌諱的,就是搖擺不定的玩家。偶爾心軟救了人,下次為了自己不得不放棄對方,那麼就會得到係統“偽善”的評價,使得遊戲難度大大增加。
--但本來人性就是這麼複雜。也因此,普通人想要順利通關,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這裏待的久了,b也慢慢推測出了一些主神的情況。
主神維持不停運轉的能量,就來源於玩家在遊戲中的喜怒哀樂。無論是恐懼、還是害怕,或者通關後的狂喜,這些情緒就是主神的能源。
它吸收了這些情緒然後使得自己能夠無休止的運行下去。
而主神是誰製造的,為什麼存在……
b隻能揣測,就如同人類玩遊戲隻是為了好玩而已,主神就像是更高級的造物主手中的主控程序。
而他們,就是一群被他掌控和設計的棋子。
為了測試“他”的遊戲,特意從現實世界挑選了這樣一批人,把他們投入主神空間。
一般來說,遊戲中出現的npc,都是曾經是玩家的人扮演的。和玩家好感度越高,他們的主動性就會一點點恢複。
從剛開始隻能聽主角的建議行事,到後來會根據自身的性格給出主角建議(比如在古堡裏,紀梵提議要不要再留下一個人和b一起守入口,b說不用)。那一點主動性也是根據npc本身性格模擬出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