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景瑄坐在他身旁,兩人肩並肩,沉默地吃完了這頓早膳。

餛飩很香,湯很熱,心也很暖。

“高興嗎?”榮景瑄問。

謝明澤握住他的手,笑著回:“高興。”

新褚開盛元年,開國世宗榮景瑄立忠敬公世子謝明澤為皇後,後改稱為帝君。至元和帝君殯天,帝君稱號便被永久封存。

新褚立三百八十八年,隻這一人。

第90章 番外四·兩世情-上

初夏時節,整個京城都很炎熱,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街上的行人匆匆忙忙,盡量躲避曬得人渾身難受的陽光。

馬路上車水馬龍,顯得整個城市朝氣蓬勃。

外麵雖然炎熱,但位於南三環的國圖卻十分陰涼。

大廳裏開著冷氣,讓人分外舒爽。

謝青言剛一走進位於三樓的辦公室,便趕緊尋了一件西裝外套穿上。

“冷氣給的太足了。”他喃喃自語。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旁邊正在鍵盤上瘋狂敲擊的年輕男生抬起頭來,笑著說:“師兄看起來也沒那麼單薄,怎麼還怕冷?”

他說的是實話,謝青言被譽為帝京大學的曆史係男神。他長了一米八的個子,雖然並不經常運動,但身體線條卻很流暢。一張英俊異常的麵容讓他分外紮眼,再加上那副很有特色的圓片眼鏡,讓他大一一入學便成為一道100%吸引小女生的風景。

謝青言掃了他一眼:“錄入做完了嗎?”

那男生頓時垮下臉來,緊張道:“我保證,今天……哦不中午吃飯前一定能做完。”

謝青言輕飄飄“嗯”了一聲,往裏麵走去。

他很快就在一扇金屬門前停了下來,先用自己的身份卡在門禁上刷了一下,然後又對了虹膜,那鐵門這才“哢嚓”一聲打開。

謝青言快步走了進去。

金屬門在他身後緩緩合上。

在他麵前,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成排書架。

這裏,幾乎存著上下五千年所有古籍珍本,他是帝京大學曆史係的博士生,這次來國圖調研三個月,是為了完成他自己的畢業論文。

看到這滿屋子古籍,謝青言也不由激動起來,他推了推圓框眼鏡,直接朝最裏側一排走了過去。

他研究生時學的是褚國曆史,包括新褚和舊褚。到了博士就學的更精細一些,隻單獨研究新褚。

他這次的論文,圍繞的就是新褚開國帝後的平生。

後世對這個全麵促進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朝代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史學家普遍認為新褚的開國帝後都是相當有能力的政治人物,由他們二人共同理政,到底開創了新褚的繁榮昌盛。

對於政績方麵,他們身上自然沒有汙點和瑕疵,不過後世卻對二人的感情問題卻有諸多質疑。

在他們這個圈子,關於榮景瑄和謝明澤的感情問題可是經久不衰的話題,有兩部分人持有不同的觀點。

其中大部分學者認為兩個人純屬逢場作戲,為了國家犧牲個人感情,把自己塑造成佳偶,把全部精力放在政事上。而兩個人一個是皇族,一個是世家,不可能會產生愛情這樣的感情。

這是比較典型的犧牲奉獻論,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佳偶天成論。

有小部分學者堅持認為兩個人是真的有很深厚的感情,他們是發小,一起長大,後來相互陪伴著複立國家,都曾經為對方流過血受過傷。後來大褚複立,榮景瑄是終生沒有立任何一位後妃,根據《大褚實錄》記載,榮景瑄和謝明澤這一對帝後同食同寢,並未有臨幸後宮之行為。

當然這一部分學者自然不占主要論調,基於史書的美化慣性和勝利者自言曆史的既定,書上會那麼寫,完全是為了讓他們二人看起來更偉大一些,也是為了讓百姓有些口口相傳的皇室佳談。

可無論如何,《新褚誌》或者後世各朝代史書如何編造,《大褚實錄》作為宮廷起居注的作用還是十分凸顯的,它由史官記錄,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不會有重大曆史違背的。

堅持佳偶天成倫的學者,就是以《大褚實錄》為依據,著重把每一條都挑揀出來,反複推敲,最終得到兩人感情深厚的定論。

當一切史書都無法書寫曆史,那麼皇帝與皇後平時生活的記錄難道不可以書寫嗎?

謝青言的論文,就是要側麵論證佳偶天成倫。

他認為兩個人要是裝的,裝一兩年或許可以,但一裝就是六十年也太過了。

先不說榮景瑄和謝明澤在位的二十六年就沒分殿而居,哪怕是榮景瑄退位給太子後,兩個人也是一直相伴而行。

如果沒感情,這是真的無法做到的。

謝青言這次來國圖查資料,一待就是三個月,要是這個月還是不能出基本史實論調,他就還要跟國圖簽三個月的調研合同。

這裏封存的都是最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