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逆襲3.0(1)(2 / 3)

蘆葦為我辯解:“又不是g點,你緊張個啥!”

阿坤拍了拍我和蘆葦,故作傷感狀:“哎呀,蘆導、老朱啊,聽我說,就算謝張王李分手,我不管!全世界都分手,也不管!我當不了影帝了,我也認了!但我希望你們倆可以永遠在一起,百年好合的,這個創業故事還有點看頭!”

劉琴說:“是啊,每當失戀的時候,一想到你們倆,我就依然相信愛情的!”

阿布:“不對,是基情!”

我汗顏。

蘆葦掐住阿坤脖子,佯裝威脅他:“叫你造謠!想減肥皂是吧?”

……

出租車過來,阿布、阿坤與劉琴上車。

望著快速遠去的車子,蘆葦那粗胳膊忽然搭上我肩膀,他感歎道:“哎呀,老朱啊,這一別不知何年馬月再相見囉……”

我掩飾住自己的難受,推開他說:“別他媽矯情了,賤人!”

接下來的兩天裏,我們把怡人園的房子租了出去,一套租給q學院的籌備考研的情侶;另一套租給p學院暑期打工的情侶。能如此高效率地辦完事,在這裏我還不得不由衷感謝一下58同城,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網站!祝你早日上市。

當我數完鈔票,使喚蘆葦迅速撤出房間的時候,他又犯病了,他緩緩地環顧四周,感歎:“哎呀,saygoodbye了,我的拍攝場景地啊!多少辛酸回憶啊……”

我惱了:“蘆導,咱可以撤啦!”

蘆葦:“你先走吧!不行我還得留個影。”

我:“那我自個吃燒烤去啦!”

蘆葦:“……不要!馬上走!”

……

當我們搬到四方區新租的房子裏後,我打電話給王總說:“王總啊,現在我們可以上班啦!因為我們都完事啦!”

王總慢吞吞地說:“小朱啊!現在你們還不能上班……因為今天是周末。”

……

按照王總的要求,我們把拍攝器材挪到了公司。

伴隨著次日的晨光,我與蘆葦踏上382公交車,終於迎來正式入駐奧傑的第一天,我們滿懷期待,心中的小鳥展翅翱翔……

然而,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情況並非我們想象中美好。心中的小鳥急速墜落,半死不活。

在沒有業務的糟糕情況下,我和蘆葦的命運像極了無數畢業後的職場菜鳥們,一樣的苦逼。

雖然我和蘆葦叨叨,這工作太簡單了,而且含金量極低。

但頗有“帝王氣質”的陳總品著茶說,你們的工作不簡單!而且含金量不低!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環保型人才、服務型人才。所以你們要樂在其中。

滾!……能幹就不錯了!還樂在其中!

蘆葦固執地認為這絕逼是個偽命題。

你能想象一個做著偉大電影夢的文藝青年和一個懷揣創業夢的理想分子這會正熱火朝天幹著以下工作細項的複雜心情嗎?

1。幫陳總、王總、司機崔爺燒水泡茶。(蘆葦)

2。打地、拖地、倒垃圾。(我)

3。負責打印各種無聊文檔。(我)

4。負責訂飯。(我)

5。負責幫陳總捶背、普及微電影知識。(蘆葦)

……

人的仇恨多半是從對比中來的。比如n年前你用著諾基亞,你看到室友用著山寨機,自我感覺良好;當你看到有人換成了安卓機,你略有不適,不想接近這個人;當你的班長不惜賣腎用起“愛瘋”時,你失控了,並決定視他為敵。

現在,蘆葦很生氣,後果很狗血。

他杠上陳總和司機崔爺了!他看不慣他倆整天泡在茶室裏,高談闊論,無所事事,自己卻隻能淪為雜役。最要命的是,他們還抽好煙、泡好茶、還品紅酒!……

他對王總也不滿。他認為身為總經理的他竟然也坐視不管,隻管自己接待各種行業人士,不讓我們倆參與,看扁我們倆。

而我就活得輕鬆多了,與其糾結於“對比”之中,仇恨他們,倒不如打開自己,和他們做朋友。說不定你班長高興了,“愛瘋”還能借你玩幾天呢。

我幫更年期的楊姐(人事主任)打印各種文檔、肯德基的優惠券,甚至還為她裝了個專注女性健康問題的手機app。楊姐高興了,向我表示:“你放心啊,小朱,你這麼好,工資我不會少算一分錢的。”

我說:“太感謝了,楊姐。可不可以……多算一點點啊。”

楊姐:“對不起,這個盧總說了算。”

……

我陪40多歲卻緊跟時尚的王姐(管dm雜誌的)侃電視劇,聊人生觀,居然頗有收獲:王姐的偶像竟然是黃曉明!

我問她:為什麼會選黃教主?是因為“鬧太套”嗎?

她說:不是。是因為他是青島人。

我說:那黃渤也是呀!

王姐:……

一邊的小姚(王姐的跟班、女胖子)說:還用說嗎?咱老姐是顏控。

我說:奧,我明白了。那,王姐,你最喜歡黃教主的哪部作品啊?

王姐:你猜呢?

我:神雕?

王姐搖頭。

我:上海灘?

王姐還是搖頭。

我困惑:那是什麼?

王姐:《瘋狂的石頭》。

我:……

小姚:……

王姐告訴我,她年輕的時候是《青島日報》廣告部的頂級業務員,和王總是十多年的同事。現在跟著王總再創業了,但她真正的夢想是開一家獨立服裝設計店。

她家裏屬於比較有錢的那種,女兒是青島二中的高材生,丈夫是做建材的小老板。她說她丈夫讓她不幹活光享受的,但是她害怕無聊,所以出來了。

小姚是個富二代,資深腐女,為人隨和,胸大且有腦,嘴挺逗,有點《破產姐妹》裏max的意思。

她高中畢業後並沒有上大學,而是去了韓國學美妝技術。

我問她感覺如何,能做影視化妝嗎。

她說,能做姐就不坐在這了!我是半成品。

我說,妹子,您謙虛了。

後來我才知道,她確實沒從韓國帶回來什麼美容技術,反而把心留給了韓國男人:什麼李敏鎬啊、鄭雨盛啊、權勝龍啊……當然她也迷戀“腐國”的“抖森”和“卷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