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萬曆二十七年的陰謀(2 / 2)

“先生說的太精辟了,不像晚輩那麼浮躁。”李三才說道。

那儒生靠在躺椅上看著李三才笑了笑。

“不過貴州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李三才說道。

“當然不能算了,不然會引起連鎖反應,必須要抵住。”儒生說。

“不過能用的辦法都用了,我實在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所以來求教於你。”李三才說道。

儒生撫摸了一下胡須笑道:“修吾啊,看來你還是沒有搞清楚問題的重點,我來問你那個李圓朗為什麼能夠翻盤?”

“因為他搞了個正教,短短一年,正教教徒就發展到了三千人。”三才答。

“他的發展靠什麼?”

“靠給人治病。”

“給人治病一年之內能發展三千人嗎?本座也能給人治病呢。”儒生反駁道。

“我知道了,他是靠楊真瑞的支持,而楊真瑞的後麵就是楊應龍。”李三才答道。

聽完李三才的話,儒生點了點頭道:“不錯,所以若想亡羊補牢,必須扳倒楊應龍。”

“楊應龍如何能扳倒?他手下有幾萬雄兵。”李三才說道。

這儒生“嗬嗬”一笑:“楊氏家族跟地方官的矛盾由來已久,有楊應龍在,川黔兩省的地方官就騰不出來手腳,過去播州地處偏遠,需要依靠土官治理,現在不同了,西南山區已漸漸成了王化之地,無論是從擴大地方財源還是為了統一事權,所有的人都認為播州應該由流官治理。”

“那楊應龍肯主動交出兵權力?”李三才問道。

“八百年基業,當然不會。”儒生答道。

“那朝廷會采取什麼措施?”李三才問道。

“逼他造反,然後派大軍圍剿。”儒生說道。

李三才倒吸一口氣,隨即臉色恢複平靜。

“我明白了,為什麼前貴州巡撫葉夢熊總是為難楊應龍,原來是這個。”三才說道。

“有楊應龍控製著川黔,我們也伸不開手腳,前番因為川黔意見不一致,所以楊應龍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這回川黔兩省對楊應龍的態度日趨一致,所缺的是聖上的決心,所以現在需要我們幫聖上下這個決心。五年前他們想通過害死楊應龍的小兒子楊可棟來逼楊應龍造反,但楊應龍也隻是把怨恨發泄在其他土司身上,沒有對官府下手,所以需要改換策略,不能再讓彼吃虧,而是讓己吃虧才能迫使聖上下決心。”儒生說道。

“你去找貴州巡撫江東之,說動他派兵征討楊應龍,這樣才能給皇上一個平叛的理由,聖上需要的也就是一個說的過去的理由。”儒生繼續說道。

“我懂了。”三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