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血染海龍囤(1 / 3)

本來凱裏的事情完了,我們打算回廣東,但還有很多後續工作需要我處理,這樣一來又耽擱了半年時間,這天我們正在收拾東西打算回廣東,有人來報楊真瑞來訪。我慌忙下的樓來,隻見一襲紅衣的楊真瑞已經坐在客廳裏。

“李大人。”楊真瑞看見了我便站起來拱手道。

“楊小姐,你好,好久不見。”我說道。

“李大人,本姑娘是來向你辭行的。”楊真瑞說。

“楊小姐要去哪裏?”我問。

“我要回播州了。”

“哦,楊小姐打算回去看父了。”

“不是,昨天我在貴陽府裏的眼線傳出來的消息,說朝廷要派大軍攻打播州。”楊真瑞說道。

“這是為何?”我不禁大驚。事情剛有了起色,朝廷就要收拾楊應龍,我不禁感到手無足措。

“李大人有所不知,朝廷早就想在播州改土歸流,但一直沒有合適借口,地方官為了製造矛盾不斷刁難家父,聽說巡撫江東之打算派兵三千進攻海龍囤,我要趕回去讓家父穩住陣腳,不能給朝廷以口實。”楊真瑞說道。

“既如此,我們跟你一起回去,這次消滅引教楊小姐幫了我們大忙,而且一旦楊宣慰倒台對我等也不力啊!”我說道。

楊真瑞抿了抿嘴,重重的點了頭。

我們一行幾十人騎馬向播州方向飛奔而去。

幾天後我們抵達播州天邦囤地界,我算了算離楊應龍居住的海龍囤已經不遠了,我們下馬歇息。一陣山風吹來,帶來了一股血腥之氣,眾人皆感不妙,紛紛提刀上馬向前方奔去。剛走了一裏多路,就見滿山遍野的旌旗、兵器、盔甲還有屍體,我一看大部分都是官軍的屍體,大地已經被鮮血浸紅,慘烈異常。

楊真瑞見此景像頓時暈了過去,我們又向前麵搜尋,在前方一個廢棄的堡子裏發現奄奄一息的貴州都司楊國柱。我扶起了楊國柱,楊國柱看著我說道:“楊……應… …龍”。然後斷氣而亡。

顧不了那麼多了,我讓人扶起楊真瑞直向楊應龍的帥府奔去。到達海龍囤後,楊應龍已無心接待我們,他眉頭緊鎖,在議事廳裏來回踱步。

“大帥,不能再猶豫了,現在是劍在弦上不得不發。”楊應龍軍師孫時泰在一旁勸說道。

“趁大軍還沒有合圍,趕快發兵占領重慶,然後再攻下成都,一旦將整個四川控製在手中,我們就有了談判籌碼,朝廷也會投鼠忌器,大事尚可為。”孫時泰繼續說道。

楊應龍似乎很苦惱,他眉頭緊鎖拿不定主意,孫時態急的緊捏拳頭。最後楊應龍長歎一口氣道:“我楊氏一門世代替天子守土,從無二心,我不能在我這一代留下叛逆的罪名,寧要朝廷負我,休要我負朝廷。”

“大帥,你真糊塗啊!你已經被安上了謀逆的罪名,反不反都是一個結果,史書上對你的記載隻能是一個‘反’字。”孫時泰又說道。

“不要說了,都是你,都是你挑唆我攻打七姓土司,你們去準備吧,看朝廷大軍來了如何應對。”楊應龍擺了擺手說道。

“爹,你還是把播州獻出來吧,可保富貴。”楊真瑞上前說道。

“播州八百年基業不能毀在我手裏,隻有我才是真正對待這裏的子民。”楊應龍怒吼道。

貴州都司楊國柱三千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京城,神宗震怒,隨即免去江東之貴州巡撫一職。

“皇上,播州局勢已經無可挽回了,再拖下去矛盾隻會更加激化,陛下還是早下決心。”司禮監太監田義說道。

“擬旨。”神宗說道。

萬曆二十八年(1600)二月,大軍征調完畢,南京兵部右侍郎李化龍持尚方寶劍節製川、黔、湖廣三省軍務,坐鎮重慶主持平播事宜,萬曆皇帝征調了九個省共二十四萬大軍,以各地輔兵和西南土司兵為主,由各地戰兵帶領從八麵直向播州撲來。整個帝國的精英雲集川黔,劉鋌出綦江,馬禮英出南川,吳廣出合江,曹希彬出永寧,童元鎮出烏江,朱鶴齡出沙溪,李應祥出興隆衛,陳璘出白泥,看這陣勢大有徹底踏平播州之勢。

絕望的楊應龍最後一次率領軍隊攻陷綦江,屠殺了全城的百姓和軍士,滿城鮮血的綦江城告訴我們這一切很快就會在播州上演。楊真瑞每日都以淚洗麵,我也很擔心我們幾個會不會被官軍殺死,我認為這是極有可能的事情。每天楊真瑞都在催我走,但良心告訴我這個時候不能走,走了我這一輩子心都不會安,我至少要給楊家做點什麼再走。時間一日一日的流走,巨大的陰影就像滿天的烏雲一樣壓來,壓的播州這個地方每個人的心頭沉甸甸的。我不斷撫摸陸瀟瀟的秀發,親吻小都的額頭,我一定要保護她們。

播州地勢險峻,隻有北麵一條路是出口,通往外界的道路上有兩道天險,分別是綦江和婁山關,劉鋌帶著剛從朝鮮戰場上下來的戰兵依靠著戰場上的慣性直向綦江衝來。楊應龍長子楊朝棟率領數萬苗兵鎮守綦江,這劉鋌本是名將劉顯後人,長期作為四川總兵鎮守西南,在苗人心目中有極高的威望,聽聞前方帶頭大將是劉鋌,苗人皆無底氣與其硬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