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羽一直怕黑,在家裏還沒有藍希那個小不點時,母親晚上夜班,家裏就隻剩下藍羽一個人,醫院離家裏很近,藍媽當初買房子就是考慮這個因素才買的,她教會藍羽怎麼用電話找她,可藍羽從來沒找過她,藍媽就安心的以為孩子在家裏一切都好。
麵對黑暗,到底有多恐懼,也許隻有懼怕黑暗,而且親自經曆過的人才能體會。藍羽的小時候可以說是提心吊膽,驚心動魄,這種恐懼一直延續到藍希的出現。
藍希咿咿呀呀,會哭會笑會叫,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小孩子就是活的放肆,完全不顧其他。黑漆漆的房子裏不是藍羽一個人了,還有一個生命存在,藍羽的日子從那時發生了變化。
藍羽以為那會是好的變化,因為不用再怕黑暗了,一個小不點會陪她,可她沒想到,伴隨恐懼減少,她承擔起了照顧藍希的責任。
藍媽很忙,藍爸從不出現,藍羽逼迫自己懂事,逼迫自己像個大人,喂奶粉,換尿不濕,做簡單的飯菜,那時候她才八歲,很多時候都要站到凳子上才夠得著水龍頭。藍羽羨慕會撒嬌的人,直到現在也是,可惜,她不會。
藍媽一樣心疼藍羽,所以她雇傭過保姆,不止一個,她們無一例外,都是做了一陣子就走了,理由很簡單:藍希的性格從小就能看出來特別厲害甚至暴躁,她不喜的人一律不準靠近,否則她會盡一切的可能去反抗,當反抗換不到她想要的結果,她甚至會虐待自己。
最後一個保姆做的時間稍長些,藍希發現哭鬧都不能讓那個女人離開,她去咬那個女人,可惜她的小牙太不爭氣,咬不動啊!
藍希就換了一個方式,她不吃不喝,隻要那個女人在,她就不肯就範,藍媽心疼,藍羽自知躲不掉,九歲的她就說:“媽,我照顧藍希。”
藍希乖乖聽話了,吃吃喝喝,開開心心,她的姐姐無需特意做什麼,她就願意降服。別人都說是姐妹情深,藍希卻知道,那不過是小孩子的一種歸屬認同感作怪,她伺候藍希,照料著她,而藍希習慣了如此。藍羽時常想,若是小時候有一個人也這樣照顧著她,也許她也會分分秒秒纏住那個人,全心的照料,安心的依靠,隨時隨地的放縱,誰會不想要。有些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就像晚安吻,藍希內心裏認為晚安吻是那麼順其自然的一件事,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她需要呼吸一樣。
藍羽的房間裏習慣開著一盞小燈,橘黃色的燈放在窗台那裏,藍羽隻要睜眼就能看見光線,她會安心。
藍羽看看表,一點了,頭躺的昏沉卻睡不著,腦子裏都是過去的事,她能回憶起來的,大多和藍希脫不開關係,都是些零碎的不能再零碎的小事。唉!藍羽歎氣,翻身從床上下來,她想找本書看看,也許會增進睡眠,她不想回憶過去,因為快樂的不多,對於未來她一樣迷茫,所以她幹脆找事做。
藍羽的書沒翻幾頁,就聽見開門的聲音,隨後是母親打電話的聲音,故意壓的很低,但藍羽卻卻聽的清,“好,我馬上過去,你們先讓小李做搶救。”
母親又要出去了,藍羽猶豫片刻,還是推門出去,“要出去?”
“嗯,有急救病人,你怎麼還沒睡?”藍媽催促藍羽回去睡覺,人,也出去了。
藍羽站在空蕩蕩的客廳,心比這客廳還要空曠,她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朋友不是沒有,同班的同學對她也有很好的,但藍羽卻說不出什麼,弄得大家都以為她裝清高;父母更不是她可以交流的對象,他們忙,沒時間;最後就剩下那個小不點了,小不點太小,藍羽覺得說的深了她都不懂,而且小不點比她能說,她們一起時,藍希說的更多;最後是那些親戚和鄰居,藍羽覺得她們更喜歡藍希,因為藍希愛笑愛說還會撒嬌,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歡她這種看起來特別冷漠的人,唯獨,藍希似乎特別喜歡粘著她,起初會煩,現在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