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天地原本是不分的,茫茫一片混沌,沒有日月星辰,更無湖光山色,到處都是清濁不辯的混沌物質。
在這樣的環境中,時間隻是一個笑話,空間還不被定義;也不知過了多久,某一時期,混沌發生了變化。一隻猶如雞蛋形狀的巨型繭在混沌中被孕育了出來,又過了很久之後,從這隻繭中誕生出了一個巨人。
巨人沉睡了相當於後世的四萬八千年後,破繭而出,一舉開天辟地,大定乾坤,從此日月星辰,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又過了四萬八千年,在巨人開辟的天地中,誕生出了萬物之母,萬物之母依據自己的形態在世間創造出了人類,人類先天具有靈性,在漫長的歲月進化中,定義出了包括時空在內的萬事萬物。
傳說已不可考,人類的繁盛確實無疑。在人類誕生以後的歲月裏,隨著人類對萬事萬物的了解,對自身的發掘,以及對人世間諸般事情的探索,追求長生的執念越發萌生,更有所謂“得道”之士不時在世間出現,他們憑借自身所識,窮求天地道理,掌有諸多法則,通曉陰陽之變,竟可呼風喚雨,移山填海。
於是“修真”一詞在無盡疆域中被人所熟知,更多的人投身於追求長生大道中。發展至今,長生尚未可見,但世間求道之風盛行,各類修行門派,學院,古老傳承林立,顯現出“百家爭鳴,殊途同道”之勢。
在茫茫宇宙深處,無盡疆域中,有一塊地方,名為“天元州”,在這天元州上,人們以“天元”作為最大的計年單位,合四萬八千年作一天元記,更由於人們認為世間萬道,多不過四萬八千道,而盡於四萬八千道,遂以“天元”為神聖,不僅用以作為大陸稱謂和計年單位,更是通用的最高修行層次劃分單位。
天元州上共有九大域,每一大域均廣袤無邊,遼闊浩瀚;其間萬國林立,千家並存,極是繁榮昌盛。
九域中又數位於天元州東麵的“乾玄域”最為廣袤浩瀚,源遠流長;其上不僅居住著整個天元州將近七分之一的人口,更有過半的道統傳承坐落於其間的名山大川。
從天元州最初有人類活動記載到如今,已有四十九天元,約兩百三十多萬年的時間了;在這麼長的時間中,乾玄域上人才輩出,代代爭鋒,無數的英傑不斷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他們的足跡,譜寫下他們的傳奇,又隨時間消逝而去,最後化為傳說。
在那無數的佳話中,有一個人的名字被永遠銘刻,那個人的名字叫“諸葛孔明”,而提到諸葛孔明就要從乾道派說起。
乾玄域西南方的群山中有一片山脈叫“乾侖”;這乾侖山脈綿延萬裏,峰高萬仞,山勢險峻挺拔,其間多峰林立,一峰獨尊,飛流急湍,神瀑奇岩,多不勝數,是天下有數的鍾靈神秀之地。
乾侖山脈的東南麵是神龍巨城“西荒城”,北麵則是北鬥重鎮“曦皇城”,又自乾侖天柱峰以下,十二峰並立,七十二峰爭鋒,是以為大河“通天”之源,雄據百川之首;更因其高峻險拔,飛鳥難過,東接神龍之國,西連湖澤之畔,乃扼乾玄咽喉,自有東洲門戶之稱。
俗話說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相比於這乾侖山脈,更出名的是這山上的修真門派‘乾道派’。
大約在三十天元前,諸葛孔明橫空崛起,在乾侖山上開宗立派,一舉橫掃天下妖魔邪道,大定乾坤,發揚“乾道”,其後更是在他一千三百歲生日那天白日飛升,得道而去,自此乾道派聲名大振,長盛不衰。
更因諸葛孔明是有史以來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傳說中得道飛升的仙人,他的傳奇佳話被後人傳遍千家萬戶,是以幾十萬年來,乾玄域之人都以進入乾道派修行為榮,這也令乾道派人才鼎盛,甚至幾度被推崇為天下正道之首。
對於諸葛孔明其人,後世眾說紛紜,較為服眾的一種說法是,諸葛孔明並非乾玄域本土人,而是從遙遠的震玄域而來,來到乾玄域本為散心,卻無意中經過乾侖山脈,被乾侖山上的摘仙看中,遂收為門徒。
由於諸葛孔明本人悟性極高,僅用七年就將摘仙之法學盡悟通,盡得摘仙真傳,這讓摘仙激動不已,遂將所得天書三卷盡數傳於孔明,而孔明學得道法,便發下宏願定將師父大道用以普濟世人,又因其師所傳之法與道家相合,孔明遂做道家打扮,自號“無憂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