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瑾的反應不可謂不迅速,飛快的朝一旁躲閃,但由於距離太近的原因依舊被尖銳的簪頭劃到了肩膀,頓時血流如注。
客廳裏的人都被這一係列的變故驚呆了,因為江瑾的聲音壓得很低,旁人都沒有聽清楚他究竟說了些什麼,誰也沒有想到陸曼會被這一席話激得突然瘋了一般突然暴起傷人。
江瑜的反應最快,趕緊上前劈手搶走了陸曼手中傷人的凶器,反手將她的手腕擰了起來。阿婠趕緊上前查看江瑾的傷勢,陸曼可真是下了死手,江瑾的肩頭被尖利的簪子劃開了一道既長且深的口子,鮮血順著手臂一直流到了地板上,皮開肉綻的看起來格外猙獰嚇人。
阿婠趕緊起身對徐嫂叫道:“趕緊打電話給醫院!”
江瑾麵色煞白,哆嗦著嘴唇擠出了一句:“叫人把她看好,哪裏也不許去。”然後就沒力氣再說些什麼了。
這個她自然是指的陸曼,此刻被江瑜製住的陸曼仍在地上不斷的掙紮,臉上可怖的表情恨不得把江瑾撕成碎片一般。
江瑾很快被送到了醫院進行救治,江瑜坐在手術室外,將臉埋進了雙手中,一言不發。
阿婠看著他這個樣子,也不知說什麼好,想了想便走出了醫院大樓,決定去外麵給他買點吃的。
醫院的門口總是有許多小攤販,各式各樣的小吃總是能得到病人或者家屬們的青睞——畢竟醫院的食物不會好吃到哪裏去,總得出來打打牙祭。
阿婠環視了一周,頓時眼前一亮,走到了一個老婆婆麵前:“您好,給我來兩個缽仔糕。”
老婆婆的生意看起來還不錯,筐盤裏的缽仔糕已經賣出去了大半,隻剩下空蕩蕩的小碗仔擺在一旁。看到眼前又來了客戶,笑眯眯的說道:“好咧,小姑娘要啥口味的。”
阿婠仔細看了看,指著其中兩個說道:“紅豆和香芋的,謝謝您。”
老婆婆手腳麻利的拿起其中一個盛了紅豆缽仔糕的小陶碗仔,用一根竹簽飛快的沿著碗沿劃了一圈,q彈的缽仔糕一瞬間就和小碗分離了開來,老婆婆見狀便飛快的將竹簽從缽仔糕的側麵插了進去,貫穿了整個糕體,而後又抽出了一根竹簽插進去進行穩固。
再一次如法炮製後便將兩根缽仔糕遞給了阿婠,阿婠一手接過缽仔糕,一手將錢遞了過去。老婆婆笑得皺紋都擠在了一起,連連說道:“下次再光臨啊。”
缽仔糕來源於台山,清朝《台山縣誌》中就有記載其做法:“缽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裏,泊船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隻一家,在華豐迂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以缽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
缽仔糕的味道q滑彈牙,甜美可口,品嚐這種像水晶一般的小甜品能讓人心情好轉不少。
阿婠拿著晶瑩剔透的缽仔糕正準備回去給江瑜品嚐一下,又突然想到了什麼似的,轉了方向走進了醫院的小賣部買了一包辣條,然後才趕緊往回跑去。
江瑜聽見腳步聲就知道阿婠回來了,他抬起頭,不出意外的看到阿婠拿著食物回來了——每次他心情不好的時候,阿婠都會去給他弄好吃的,把他當小孩哄。不過他還是相當給麵子,頗為好奇的看著阿婠手上拿的東西,問道:“這是什麼?”
阿婠揚了揚手上的寶貝,說道:“辣條。”
“……”江瑜無力的指了指她另一隻手:“我說這個。”
阿婠看了看後立刻答道:“哦,這個啊,這是缽仔糕,最近幾年賣這個的越來越少了,你可以吃吃看,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