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四渡沔水(3 / 3)

周瑜卻是不慌不忙,他擦了擦劍鞘,道:“襄陽現在已不重要了,文響、承淵,我們調動敵人兵力的目的已經達到,下一步我們要渡過襄水,避過尾追的蒯越,回師直逼空虛的沔陽,劉表不是還在那裏嗎,我們就去會會他如何?”

“都督用兵神出鬼沒,盛服矣!”徐盛笑道。

“那還等什麼,我們這一次就讓蒯越撲個空!”丁奉臉上露出一絲頑皮的惡意。

十一月二十八日夜,魏延在休整過後,開始沿著襄水向荊山方向行進,而此時,他卻不知道,周瑜正在他的對岸向相反的方向進軍。

“你什麼,周瑜再度渡過葫蘆穀口,現正朝沔陽而來!”劉表狠狠的瞪著麵如土色的報信親卒,氣得胡須顫。

“蒯越他在幹什麼?”劉表將案幾上的筆墨書簡掃落於地,怒道。

“主公,沔陽留守的兵卒不到一千人,我們不可能是那周瑜的對手,還是趕緊離開吧!”在劉表身旁的傅巽諫道。

“我哪裏也不去,你去傳令,讓蔡瑁、蒯越、還有巴陵的文聘都趕過來增援,我就在這裏等著周瑜。”空有幾萬精兵,卻被周瑜區區五千人搞得團團轉,劉表這一口氣實在出不來。

傅巽麵有難色人轉眼即到,就算三位將軍日夜兼程,也趕之不及,主公,還是先避一避,等大軍都會合之處,再作定奪不遲。”

在怒氣泄過後,劉表終於平靜下來,他道:“先前我們都瞧了這個周瑜,讓他這樣鑽來鑽去,勢必極大的降低我軍的士氣,這樣,除了讓蒯越、向朗兩軍向南壓迫外,你去傳我命令,從蔡瑁那裏抽回一支精兵,我要看看周瑜究竟還能不能跑得出去。”

建安四年十二月一日,對於轉戰千裏的周瑜軍卒來,是一個絕對值得記念的日子,因為他們占領了劉表的後方輜重基地——沔陽。

不過在經過這千裏的轉戰後,雖然沿途的數度戰鬥規模皆不大,但疲憊又成了擊垮周瑜將卒的最大對手,這一路馬不停蹄的奔波,出時的五千士卒現在隻剩下了三千餘人。

其中戰死者倒是不多,而掉隊、病倒者占了大多數,這些士卒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性,他們能夠等到的除了死亡,就是被俘。

勝利的榮耀永遠是建立在血淋淋的基礎之上的,或許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劉表在一前已率文武官員向江陵方向撤退,由於倉促離開,沒有準備的荊州軍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將堆積在渡口的大量輜重轉移,除了一部分被撤退的士卒焚毀外,大部分落到了周瑜軍的手裏,這對於急需輜重糧草補充的周瑜軍來,就象是賜的禮物一般。

“都督,你看我這把刀如何?”丁奉興衝衝的提著一把鋥亮的刀過來,他原先的刀在荊山砍得卷刃了,這一次繳獲荊州軍的輜重,便第一個衝進庫房,搶了一把好刀出來,在他身後,徐盛穿了一身嶄新的鎧甲,臉上也是興高采烈。

“不錯。荊州工匠的手藝相當精湛,這刀口幾可吹毛斷!”周瑜接過刀,仔細打量了一番,道。

“都督,什麼時候我江東也能造出這樣的刀就好了!”丁奉寶貝似的捧起周瑜回拋過來的刀,道。

周瑜道:“這可不是一樣簡單的事,光是熟練技藝高的工匠就不好找,而且,還必須找到質地優良的鐵礦開采才行,這些都需要時間。”

“都督,現在我們襲擾荊州軍糧道,並伺機調動其兵力的目的已經達到,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安然脫身了!”徐盛笑道。

周瑜卻是苦笑了一下有那麼容易,現在我們還沒有時間去慶祝,因為劉表是絕不會善罷幹休的,你們看——,這是剛剛得到的情報,漢陽的蔡瑁軍分兵七千,由族弟蔡中指揮,正朝著沔陽殺來,而在我們背後,蒯越、向朗的追兵已撲過麥城。”

徐盛、丁奉剛剛燦爛的笑容瞬時消失,他們都明白,這一次劉表是下定決心要圍剿他們這一支偏師了。

歸心似箭!現在用這四個字來形容身處敵方包圍之中的周瑜軍卒再恰當不過,與剛開始時銳氣風的軍心相比,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都有了一種想回家的強烈感覺。

而這個家,雖然不過百餘裏,但卻又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竟陵至石陽的道路已完全被蔡中切斷,我們已沒有退路可尋了!”周瑜沉聲道。

徐盛、丁奉都默然無語,以三千疲憊之師對抗過萬餘人的荊州敵卒,無論如何謀奪,都將是一場殊死的較量。

“所以,文響、承淵,你們來看——,沔陽的南三麵都有敵兵圍堵,我們要想有一線生機,就隻能渡過沔水,向東麵的竟陵前進。”周瑜攤開一張荊州地圖,手指著竟陵方向道。

徐盛道:“可是,竟陵以東盡是連綿起伏的深山密林,根本就沒有道路可尋,我們這三千人鑽入深山,恐怕凶多吉少,都督,我們拚了,回去一個是一個,這一次,我和承淵護送你出去。”徐盛決然道。

周瑜道:“文響的什麼話,我豈能拋下你們獨生。”

丁奉這時大聲道:“都督,江東不能沒有你,我丁奉就算豁出這一條命,也要保你回到江夏去。”

丁奉罷,眼中蓄滿了熱淚。

周瑜此時也是眼眶通紅,他道:“若瑜隻身逃回,他日寵帥問我,文響、承淵何在,我如何回答,兩位將軍這是要陷瑜於不仁不義嗎?”

徐盛也為周瑜的話感動,他大聲道:“都督得好,我徐盛敬服的就是熱血衷腸的漢子,這一次,我們就並肩作戰,殺他一個痛快!”

備考試,更新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