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1 / 3)

第六章

2008年:繼續給奧巴馬當配角?2008年總統大選,麥凱恩終於贏得了黨內提名,站在了和民主黨候選人比拚的舞台上。但是,對於一名年過70,曾患有皮膚癌,連電腦都不會用,連電子郵件都不會發,而僅僅靠“越戰”時期的輝煌過去就企圖去領導21世紀的美國,勝選的幾率其實並不大。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的當天,格魯吉亞對俄羅斯的挑釁給麥凱恩送來了利好消息,因為東西方新的冷戰局麵的出現顯然可以為麥凱恩助選。麥凱恩隨後又推出比奧巴馬更年輕的阿拉斯加州女州長莎拉·佩林做競選搭檔,從而取悅了那些迷惑於佩林的魅力外表的人,麥凱恩在民調中的支持率一舉超過奧巴馬。但是好景不長,9月14日華爾街投行雷曼兄弟的破產又給奧巴馬送去了及時雨。解決經濟問題不是麥凱恩的強項,麥凱恩對救市也拿不出超過奧巴馬的主張,麥凱恩的支持率又直線下降,奧巴馬在各項民調中又取得了實質性的領先地位。蒙大拿州立大學曆史學教授行瓊·霍夫把麥凱恩比作休伯特·漢弗萊,認為麥凱恩最終無法贏得大選。漢弗萊1968年代表民主黨參加總統選舉時,美國正深陷越南戰爭泥潭,但時任總統的民主黨人林登·約翰遜依舊大力鼓吹繼續軍事行動,不為民眾歡迎。漢弗萊受此拖累,敗給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理查德·尼克鬆。奧巴馬則被一些曆史學家比作富蘭克林·羅斯福。民主黨人羅斯福在1932年美國經濟危機背景下,以壓倒性優勢擊敗共和黨在任總統赫伯特·胡佛,當選總統後實行新政並連任12年。如果以上預言準確,那麼2008年對於一直難以忘懷總統夢想的麥凱恩來說隻不過又是作為配角陪別人玩了一把。但是有人認為麥凱恩還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而美國大選中一直存在的“十月驚奇”現象會不會給麥凱恩帶來利好消息,在大選前也無法預料。回顧2008年麥凱恩競選的曆程,可以看出這條路同樣充滿艱辛坎坷。2007年2月28日,麥凱恩宣布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他的競選在一開始就遭遇了很大的困難。當時美國軍人在伊拉克狼狽不堪,損失慘重,美國老百姓普遍厭倦伊戰。但是,麥凱恩仍然堅持認為美軍在伊拉克隻能增兵。為了這個堅定的立場,他的競選運動遭遇到嚴重的財政危機,捐款人普遍認為主張增兵伊拉克的人根本不可能在2008年的選舉中勝出。在籌款活動開展得十分困難的日子裏,麥凱恩的首任競選經理特裏·尼爾遜率先棄他而去,接著,追隨他多年的首席競選戰略顧問約翰·偉弗也棄他而去。這讓麥凱恩身心遭到重創,當初正是偉弗說服麥凱恩重出江湖參加2008年總統競選的。隨著兩位重磅競選助手的離去,麥凱恩的其他競選助手們也紛紛抽身離去。一夜之間,麥凱恩的競選總部人去樓空,麥凱恩私下裏向好朋友承認:“從政治意義上來說,我當時是被判死刑了!”心灰意冷的麥凱恩一度想放棄競選。如果不是競選經理裏克·戴維斯力挽狂瀾奇跡般地恢複了麥凱恩的自信的話,麥凱恩也許早就回亞利桑那州鄉下過起田園生活了。就在麥凱恩信心低迷之際,弗吉尼亞一家遊說公司的老板裏克·戴維斯來到麥凱恩的身邊幫他分析形勢:“選民對共和黨的其他總統候選人沒有一個是滿意的。

約翰,你不能放棄。”戴維斯反複重申,2001年9·11事件後,布什總統宣布美國進入“戰爭狀態”,他就是“戰時總統”。現在,美國仍然繼續處於“戰爭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參加過“越戰”的麥凱恩有著羅姆尼和哈克比所不具備的駕馭戰爭的絕對優勢。與媒體私交甚篤的戴維斯成功地拉來美國的主流媒體支持麥凱恩,讓它們為麥凱恩做足免費競選廣告。說起裏克·戴維斯,這個人還是很有遊說的能力的。1998年3月,尼日利亞總統阿巴查曾派人聘請戴維斯在美國搞公關,希望能將他的“軍事獨裁者”形象扭轉為“積極的民主運動家”的形象。其他美國公關公司此前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美國政界和國際人權組織早就紛紛指責阿巴查“無情且腐敗”。然而,令這些公司跌破眼鏡的是,在戴維斯的運作下,美國政府認定阿巴查有“爭取民主的積極麵”,並與阿巴查政府建立了互信關係!在恢複了麥凱恩的信心後,戴維斯展開了對共和黨大佬們的公關活動,他為麥凱恩拉到了共和黨大佬們的認同與支持。盡管麥凱恩初期的競選團隊包括前副國務卿理查德·L。阿米蒂奇、紐約證交所首席執行官約翰·A。塔恩、老布什於1988-1992年總統競選時的宣傳顧問西格羅季奇,但是這些人始終沒有全力幫助麥凱恩。為此,戴維斯幫麥凱恩起草了一份感人至深的信。這封信引起了共和黨大佬們的共鳴,很快,前國務卿貝克等有分量的人都全身心投入到麥凱恩的競選團隊中,助麥凱恩一臂之力!戴維斯的係列舉措令麥凱恩的競選團隊佩服不已,他們說:“裏克是知道怎麼從帽子裏拽兔子的家夥,我覺得他的帽子裏肯定還有能拽的兔子,就看什麼時候出手罷了。”在困難時期,麥凱恩帶著幾個不拿工資的助理坐普通艙堅持維持競選活動。2008年1月3日,采取“贏家通吃”計票規則的共和黨預選首先在艾奧瓦州展開,麥凱恩遭到了哈克比強有力的挑戰,首戰失利;但是在14日舉行的新罕布什爾州預選中,麥凱恩以微弱優勢勝出。這場勝利讓麥凱恩死而複生,一直為競選資金不足所困的麥凱恩陣營開始收到蜂擁而來的捐款。而就是在半年前的一個早晨,麥凱恩曾自己收拾一隻隨身背包,登上了從巴爾的摩始發的一個廉價航班,孤身一人前往新罕布什爾州。當時,已經花光2400萬美元經費的麥凱恩陣營差不多要破產了。此前他對伊拉克局勢發表的樂觀言論使他成為很多人嘲弄的對象,他發出的放寬移民法規的呼籲又激怒了保守派基層。當他發表造勢演說時,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主席弗格斯·科倫對周圍的人嘲笑道:“大家都是來看死人是怎麼走路的。”取得新罕布什爾州的勝利後,麥凱恩繼續在內華達州、南卡羅萊納、佛羅裏達等州和羅姆尼、哈克比混戰,經過2008年2月5日“超級星期二”一役,麥凱恩異軍突起,以300多張代表人票的優勢大獲全勝。前紐約市市長朱利安尼因為犯了罕見的戰略錯誤而首先宣布退出競選,他轉而宣布支持麥凱恩。很快,獲勝無望的羅姆尼也宣布退出競爭,到2月末,麥凱恩得到918張代表人票,而主要競爭對手阿肯色州州長哈克比隻有217張代表人票,麥凱恩遂鎖定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