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流傳於世。因此,這月旦評極受當世矚目。
“司馬懿似乎還未上過這月旦評……”曹操若有所思道。
這月旦評也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若是身無長技,又非身負名氣,自然無人理會。換句話講,司馬懿目前還是挺不入流的。
“主公若是想聽一聽對司馬懿的品評,嘉倒是可以試一試。”郭嘉笑著,主動應聲。
此言既出,眾人皆忍不住看了他一眼,無言以對。
也就曹操頗有興趣地頷首道:“說來聽聽,奉孝以為司馬懿此人的真才實幹與其形色之表及當世風評相比,有幾分屬實?”
郭嘉思索了一瞬,準備就近指個同僚作為實例,不想這一指,剛好指到了陳群:“這……就拿長文而言,”他的手已指了出去,索性不收回了,不理會陳群吃癟的表情,繼續說道:“十之有六。”
陳群的治世之才,若說能比肩荀彧也不為過,隻是如今還並未完全體現。郭嘉與他同窗又同僚多年,對他的能力水平再清楚不過了,隻是世人皆以為陳群是名門望族出身,身負盛名與才學罷了,並不知曉他真正的才幹如何。
倒是荀彧自幼滿負盛譽,名動天下,稱得上是名副其實,可謂是十之有十。
郭嘉這個比較還算有趣,曹操別有深意道:“如此說來,司馬懿……怕是隻是十之有二罷。”
言下之意,則是世人忽視了司馬懿真正的智慧與才能,給予他的評價並不匹配他真正的能力,且相差甚大。
郭嘉點頭讚同,不再言語。
“好,就應著文若的舉薦,再征召他一次!”曹操敲了敲木案,一錘定音。
*
“長文,下月辦喜事?”郭嘉疾走了兩步,正好趕上步伐沉穩的陳群。
散會時已是午後,陽光正烈的時候。郭嘉正朝著光的方向,眯了眯眼。
“嗯。”陳群應了一聲,郭嘉說的,正是他與荀彧之女結親之事。
有郭嘉這麼一帶頭,周圍的同僚紛紛道起喜來。
眼見陳群被眾人圍住,郭嘉也不湊這個熱鬧了,慢了兩步跟到荀彧身邊,隨口提到:“聽阿黎說,華佗回來了?”
“不錯,長文也請了他去喜宴。”荀彧這個馬上要嫁女兒的父親,眉目間喜氣盈盈,還有一絲欣慰與悵然並存。他並未馬上想到郭嘉的意圖,慢了一拍才問道:“怎麼,莫非你還懷疑仲達的病?”
“不懷疑他懷疑誰?”郭嘉抿了抿唇。
先前請華佗為司馬懿診治,結果與他設想的大相徑庭。華佗並非什麼都沒有診出來,還給司馬懿開了藥,可見他那病不是“裝”的。
彼時華佗還在河內,郭嘉不好追問,還緊接著跟隨曹操出征,這事也就擱下了。現在華佗回到許都來了,他怎麼也要問上一問。
出乎意料的是,待到陳群舉辦婚禮設宴那一天,不等郭嘉出言問候華佗,反被華佗問候了:“郭祭酒氣色不好,可是惡病纏身?”
☆、第3章 .26.
郭嘉看著眼前這個精明矍鑠的老頭,但笑不語。
他好端端的一個青壯年,哪裏來的惡病纏身呢?如此看來,這華佗給司馬懿看病怕是誤診吧!
“氣色不好多半是從冀州回途中過於勞累,先生多慮了。”郭嘉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笑意不及眼底。他餘光一掃,瞥見司馬黎抱著小郭奕朝這裏走來,暗道不妙。
陳群今日大喜,司馬黎不好與郭嘉穿得一樣素,遂換了件海棠色的衣裙,就連小郭奕也被換上了嶄新的衣裳,還是司馬黎當年在徐州閑時做的手工。母子倆穿著親子裝,海棠色襯得小郭奕膚色白皙水嫩,惹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