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壽康沒想到的是,等她回到昌恩宮的時候,就發現安玉已經頗有些不耐煩地坐在那兒陪了太子妃有一會兒了,一見她回來,安玉便立刻迎上去,“姨母可回來了。太子妃已經跟我這兒說了半天了。可這樣的事兒我怎麼敢自己做主呢?當然還是得請姨母來和太子妃講明白才好。”
壽康看了看太子妃,然後拉著安玉坐下,“太子妃來,是為了安玉的婚事麼?”
太子妃本就是為此而來,但真被壽康這樣說出來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姑姑明鑒……侄媳的確是為了此事。”她頓了一下,心說趕鴨子上架都到了這一步了還拘謹什麼啊,一咬牙便道:“姑姑放心,安玉真進了東宮,太子和我都會善待她,而且……看著今日不過是側妃,但來日方長,總有妹妹大貴難言的時候。”
壽康皺皺眉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安玉有些不高興地道:“太子妃別當我是外藩之女,就拿這個糊弄我。什麼叫做大貴難言?難不成太子妃願意為了成全我,而讓出太子妃之位麼?若非如此,以我緬甸王妹的身份,有什麼算是大貴難言?”
壽康拉了安玉一把,“小孩子胡說什麼?一點兒尊卑長幼都不知道。”說罷又轉頭對太子妃道:“這丫頭說話沒輕重,太子妃別放心上。不過我也的確不希望她進東宮。這倒不是說我不信太子妃的話,而是說,這娘家人嘛,都是一樣的,若不是貪圖富貴到了賣兒賣女都心甘情願的地步,誰不希望自己女兒做個當家主母,舒舒服服的呢?而且……說句老實話,永寧也說了,最好嫁給門風淳厚,不愛爭名奪利的人家,她有這樣的心願,我這個做姐姐的怎麼能不盡力滿足呢?”
這話永寧沒說過,既然是希望和中原王朝更親近,那肯定是希望能嫁給一個滿門朱紫之家。但壽康想想王青雲,覺得這戶人家雖說不上貴極,但來日方長,未必就沒有大造化。故而這麼說著也覺得心安理得。何況皇帝既然能把緬甸王妹這樣的人指給王青雲長孫,這就說明皇帝對這個年輕人也是有些指望的。畢竟,一張好牌豈能白白浪費?
太子妃忙笑道:“姑姑說的是,但安玉妹妹如果進了東宮,那必然是幾位側妃之首,來日……”她笑了笑沒再說下去。但壽康也知道她要說什麼。
無非就是,來日獨掌一宮,甚至輔助皇後掌六宮事。壽康看了看安玉,話說到這個地步,安玉如果動心了那她就不好多說,畢竟這不是自己的女兒。
“我若是貪圖這種富貴,大可以當初就求了王兄留在緬甸,別說什麼獨掌一宮,就算我要淩駕於王後之上,我王兄也沒有不準的。我來,就是因為母後希望我嫁入中原書香門第。”安玉當然知道母親是希望借著自己的婚事能和中原王朝再多親近,但她也記得母親的囑咐,“太子位子不安,到時候未必不會向陛下求你,你記住,隻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竭力和你姨母說,你不嫁太子。明白麼?你要知道,嫁給他,能不能做貴妃皇貴妃不好說,但眼看著階下囚恐怕是做得的。”
安玉轉過頭對壽康道:“姨母,如果皇帝舅舅非要我嫁給太子做側妃,我不敢抗旨,就隻好剪了頭發去做姑子。但如果皇帝舅舅看在我母後的麵子上,疼我,讓我嫁個老實本分,知道進退的人家,咱們就都省了麻煩。”太子朝不保夕,隻要他不登基,安玉這番話就算傳的盡人皆知,她也不怕。
“總之,我不進東宮的門,除非我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東主自從15號以後就一丁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