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向來不會講什麼大道理的小茹很鄭重其事的問他,“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你是否確定自己一定能做一個萬民愛戴的好官?你又是否能夠保證後院隻有我一個女人?不讓我卷入爭鬥之中?”
小茹無疑是聰明的,無論是在齊王府還是在皇宮裏頭,她看到的都是女人之間的爾虞我詐,不擇手段的勾心鬥角,所以她隻想守著一個除了她什麼都沒有的男人。
既然隻有她了,那必定是隻能守著她了,如果當初聖元皇帝隻有昭元皇後一個女人,後麵也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不幸,不是麼?
可步入仕途一直是趙誌遠的夢想,在小茹提出那兩個問題之後,他悶著腦袋想了好幾天,最終還是放棄了應試。
小茹笑了,問他為什麼真的願意放棄執著了多年的夢想,他說:“如果實現夢想的代價是失去你和這份平平淡淡卻是真的生活,我怕將來總有一天我會後悔。”
“那你是因為愛我?”盡管小茹跟著昭元皇後那樣久,見多了她與聖元皇帝的親熱,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卻還是羞紅了臉。
趙誌遠儒雅的笑笑,“嗯,也許這就是愛吧,我想和你在一起,哪怕日子苦一點,粗茶淡飯也能甘之如飴。”
那一天,臉皮薄的小茹主動撲進了趙誌遠的懷裏,說了一句他聽不懂的話,她說:“我想主子如果知道了你的選擇一定會很高興的。”
小茹是昭元皇後的義妹,卻一直稱她為主子,而這個時候的趙誌遠對此卻一無所知,直到很多年後才明白,原來她會這樣平靜的跟他生活一輩子,都是因為那個昭元皇後希望她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他想他是幸運的,不早不晚正好在那個時候遇見了她,愛上了她,最後娶了她,成為那個可以給她幸福的男人。
後來他再沒有提過應試的事,而是當起了教書先生,就在村子裏安安穩穩的教那些孩童讀書寫字。
婚後一年小茹生下一個男嬰,次年再生一個男孩兒,直到兩年後才得了一個女兒,再後來便沒有再生孩子,他們已經滿足了,小茹開玩笑說再多的話就養不起了。
逢年過節的時候,小茹會和趙誌遠帶著三個孩子進城去齊王府看看齊王夫婦,盡管他們有自己的孫子,卻依舊對這三個孩子喜歡的很。
此時趙誌遠見夫人已經送來了午膳,連忙收起戒尺,讓孩子們先回去用午膳,順便吩咐他們下午帶風箏過來,趁著今日天氣好,下午一起去後山放風箏去。
孩子們一聽說要放風箏,一個個都笑得跟過年似得,和趙誌遠打了招呼便作鳥獸散,趙誌遠也就跟妻子兒女一起開始用膳了。
“下午跟我一起去放風箏吧,孩子們都會去。”趙誌遠用完膳一邊幫著收碗筷一邊問道。
“好,那等我回去放東西的時候順便幫你把風箏拿來。”小茹提過籃子,衝他笑了笑便走了。
這天下午,在鶯飛草長的後山,他們兩個大人帶著十幾個孩童奔跑在綠草如茵的草地上,手上牽扯著一根長長的細線,看上去好不快樂。
“你說是不是隻要這風箏飛的夠高,他們就能看到?”小茹扯著手裏的線,側目看向拿著風箏站在一旁卻不放飛的趙誌遠。
“一定可以的,我來幫你。”趙誌遠放下手裏的風箏,站到小茹的身後,伸手扯住了她手裏的細線,小茹整個身子都入了他的懷。
一旁正在放風箏的孩子見狀擠眉弄眼的笑了起來,一個孩子對小茹的三個孩子道,“你們看,你爹正抱著你娘呢。”
一個女孩幽幽歎氣,“哎,我爹都從來不抱我娘的呢。”
馬上有好幾個人附和,“我也沒見我爹娘抱過。”
小茹的大兒子一臉的傲嬌,“那是因為你們的爹娘不夠愛彼此。”
立刻有人追問他,“什麼是愛啊?我都沒聽爹娘說過這個字。”
什麼是愛?他們又怎麼知道,隻是某天無意中聽到自己的爹娘彼此說了一句什麼“我愛你”,“我也愛你”之類的。
聽著孩子們的話語,小茹的臉紅了起來,“相公,你快放開我,孩子們都看著呢,可不要把他們帶壞了。”
他在她耳邊吐氣如蘭,“真正的愛是絕不會把人帶壞的,隻會把人帶的越來越好,我希望我的學生以後都能明白什麼叫真愛,懂得去追求和珍惜自己心之所愛。”
“他們還小,不需要懂這些,我才不相信你這麼大的時候就能明白這些事兒。”
趙誌遠嗬嗬笑了起來,“就是因為我那個時候不懂,所以才差點失去你,他們應該慶幸有我這麼個通情達理的先生,毫不吝惜的把成年所學現在就教給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