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0~1歲嬰兒整體發育情況測試(2 / 3)

牙齒:人的一生有兩副牙齒即乳齒和恒齒。乳齒一般在6個月前後開始萌生,但每個孩子不一樣,有的早在3~4個月出牙,也有的晚到l0個月出牙,都屬正常發育。計算孩子應長多少牙齒,可以用月齡數減去6來估計,如10個月的嬰兒,應有牙齒4隻。嬰兒出牙順序,一般是先出下中切齒,後出上中切齒,再出上側切齒,到1歲左右出下側切齒,這時期共出8隻乳牙。

父母在嬰兒出生的第一年中要特別重視嬰兒的生長發育情況,細心觀察,並按月依照各項體格發育的標準進行測試,若發現嬰兒的體格發育不符合標準,應及時從各個方麵追查原因,及時采取措施。若發現體重、身長不增長,或者其他方麵發育與正常標準差距很大,應及時帶嬰兒去兒童保健機構做進一步檢查。

二、0~1歲嬰兒智能發育測試

嬰幼兒的心理發育是以腦和神經係統的發育為物質基礎的。因為腦是心理的器官,沒有腦也不會產生心理,心理是人腦對客觀事物主動積極的反應。

心理發育不像體格發育那樣由數字標準來衡量,主要的測試方法是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示在心理發育上成熟的過程和程度。目前我國普遍采用丹佛智能篩選測驗(簡稱DDST),其測驗的範圍包括以下4個方麵。

動作能:包括大肌肉動作(頭的平衡、坐、立、爬、走的動作能力)和小肌肉動作(手指的在抓握、操作等精細動作的能力)的動作發育。

應物能:是對外界刺激物的反應能力,如對物體和環境的感知能力、調節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應人能:對人和現實社會的反應能力。

言語能:言語是在環境中從成人那裏學得並受到強化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父母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發育是否正常,可以從以上四方麵對孩子進行觀察,並可去兒童保健部門為孩子進行智能篩選檢查。但篩查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孩子是否聰明伶俐,而是為了通過調查孩子的智能發育情況,為今後教育孩子提供參考。

以下根據0~1歲嬰兒心理發育的成熟過程和程度,按月齡提出幾項主要的智能測試項目,供父母按月對嬰兒進行測試,以及早掌握嬰兒心理發育的情況。

(一)新生兒(出生一周)

1.生下會哭,哭時手腳伸開,動作強有力。

2.眼睛見光後會眨眼,對外界事物不注意。

3.耳朵聽見嘈雜聲會停止活動,轉動頭部。

4.鼻會呼吸,但淺而無規律。

5.嘴會吮吸、吞咽,但不能很好地配合吮奶。味覺敏感,嚐到酸苦味會皺眉閉眼。

6.皮膚嫩而紅,觸覺發達,手掌遇到刺激物很靈敏,會立即發生抓握反射。

7.四肢成屈曲狀,雙臂緊抱胸前,遇刺激會亂動。

8.心髒收縮次數多、跳動快、脈搏不穩,受刺激後易加快。

9.神經係統對外界的刺激能做出生來就有的無條件反射。如吸吮、搜尋、眨眼、抓握、摟抱、轉頭等動作。

(二)1個月大的嬰兒

1.逗引時活動減少,對人臉微笑。

2.聽見搖鈴聲停止哭,響鈴在視野中能注意到。

3.伏臥時舉頭片刻(2~3 s)。

(三)2個月大的嬰兒

1.伏臥時舉頭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