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1歲嬰兒體格發育測試
父母均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要達到此目的就應從出生起注意孩子的身心發育。要想知道孩子發育是否正常,一般是從體格和心理發育2個方麵來進行衡量,體格發育的衡量方法是通過身長和體重來測定,在嬰兒期還要重視頭圍和胸圍的測量及牙齒的發育。
每個孩子發育的情況都不一樣,發育的時間有快有慢,這與嬰兒出生前的遺傳素質和先天特點,出生後的生活環境、營養、護理、體格鍛煉都有密切的關係。如早產兒的發育比正常產兒差,因此在第一年中生長發育也較一般正常兒慢,但若能在出生後精心護理,加強營養和適宜的生活環境,就能較快地趕上正常的嬰兒發育水平。在新生兒期先天素質好的嬰兒,若出生後不注意護理、營養、體育鍛煉和安排合理的生活方式;那麼,滿周歲也可能落後於正常兒發育的標準。
從出生到滿周歲嬰兒期的體格發育是心理發育的物質基礎,身體健康,發育正常才能促進心理健康及發育。現將一般正常兒的體格發育標準簡列如下,父母可按月對照自己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
身長:一般足月產新生兒的身長為50cm左右。滿1歲時增長到75cm左右,超過或低於這個平均數的10%均屬正常。嬰兒期身體增長的速度很快,從初生到6個月每月平均長2.5cm左右,7~12個月每月平均長1.2cm左右。一年中平均增長2.5cm左右。
體重:一般足月產新生兒體重為3 kg左右。出生後3~5天由於吸入母乳不足,排出大便,吐出羊水之故,體重下降6%~10%。在出生10天左右即可恢複到出生時的體重,以後逐漸增加,10~30天內每日增加40~50g,1~4個月每天增加20g左右,5~6個月每天增加15g左右,7~8個月每天增加10g左右,9~10個月每15天增加100g,11~12個月每月增加150g。滿周歲時體重可達9 kg左右。嬰兒體重超出或低於平均體重10%都屬正常範圍。父母還可以采用1歲內嬰兒標準體重的簡易計算法公式來計算。
1~6個月以內:
體重(kg)=(足月數×0.6)+3 kg
7~12個月以內:
體重(kg)=(足月數×0.7)+3 kg
頭圍:腦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腦發育的情況,新生兒頭圍約為34cm,滿周歲時可長到46cm,男嬰略大於女嬰。出生後前半年增長迅速,約長8cm,後半年約長4cm,頭圍過小或過大均屬不正常,頭圍過小一般是腦發育不良,過大可能是腦積水的表現,患佝僂病的孩子頭呈方顱狀,頭圍也相應大些。周歲以內的嬰兒頭圍比胸圍大屬於正常。
胸圍:胸圍大小可以表示胸廓的容積以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層的發育情況,它說明身體體形及呼吸器官的發育情況是否良好。出生足月的嬰兒胸圍約32cm,比頭圍小2cm,發育好的嬰兒滿周歲時能趕上頭圍,約46cm。
囟門:囟門雖小,但從發育上能反映嬰兒健康狀況,嬰兒出生時頭上有前後兩個囟門,後囟門位於枕部,一般於3~4個月時閉合,前囟門像個小天窗,俗稱“天門蓋”位於頭頂部前中央,內徑2.5cm左右,觸摸時有跳動感,發育好的孩子一般於12~18個月時閉合,過早或延遲閉合都屬不正常。一般囟門早閉常見於小頭畸形的孩子,囟門遲閉是因患佝僂病、骨骼發育不良、腦積水等,而使囟門難以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