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12個月嬰兒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2 / 3)

12個月的寶寶最喜歡的是與他的手大小一樣的東西,能開能關、能堆疊、能活動。你要給他一個“百寶箱”,裏麵裝上20~30個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像積木、小瓶、小球、小盒、微型手電、帶哨的橡皮娃娃,以及可以打開合上的小小的音樂生日卡等等,不要小於3cm,以防他吞進肚裏。

在一日之中,寶寶往往用大量時間擺弄這些小東西,這不僅鍛煉了他用手進行精細運動的技能,對他將來學習繪畫、寫字大有益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他逐漸熟悉了各種物體的特性。他迷戀著每一個小玩藝兒,他的眼睛一直盯著手中的一切,把東西翻過來倒過去,從不同角度觀察它,用手或者口去體驗它的軟硬、輕重、深淺、大小及形狀,拿它去敲打其他東西,或把它扔出去、滾出去,再找回來。他開始發現什麼東西會滾、什麼東西能立起來、什麼東西能打開合上。這時,他儼然是一位小小的物理學家!尤其是當你抱著他讓他用小手把電燈、電視機、收錄機打開,讓電燈、電視亮起來,讓收錄機響起來;或用棍子夠取遠處的玩具;把洗滌槽裏塞上塞子,使洗槽裏充滿了水,拔掉塞子,讓水又慢慢地流走時,他就會發現自己的小手竟然有這般神奇的力量!隻要動手操作,總會發生點兒什麼事。他還會發現事物之間的關係——世界上最基本的關係之一,而做這個世界的小主人該是多麼的有趣!

(二)充分地重視嬰兒的體育鍛煉與智能發育

在我國,青年人鍛煉身體是為了增強體力、提高工作效率;老年人清晨鍛煉身體是為了減少疾病、延年益壽。至於幼小的嬰兒,一般父母都以保護為主,而很少去堅持每天鍛煉。這對嬰兒的體格發育和智能發育是極不利的。

現在世界各國對嬰兒的體育鍛煉都十分重視。俄羅斯的嬰兒滿月後就進行戶外睡眠,使嬰兒早日接受新鮮空氣的鍛煉。日本“早期發展協會”的創建者井深勝先生認為:運動之基本技巧一定要在嬰兒期進行訓練,否則就太晚了。如果及早訓練,會使體健智能高。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馬特樊市瓊·巴尼斯女士創辦了繈褓操訓練班,當時風行全美,參加訓練班的嬰兒已達幾十萬人,她創辦的目的是啟發嬰兒自我活動、自我保護、培養自信、自強的精神,從3個月開始到l歲,在嬰兒還未學會說話和走路之前開始訓練。

成人每天用口哨和歌聲發布信號,逗引嬰兒自由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如身體翻來翻去、爬來爬去追球、鑽洞、滾球、體操等。嬰兒的腦子還不會思維,但通過身體的活動去學習,去感知,凡是經過訓練的嬰兒,動作靈活敏捷,有自我活動的本領,身體的領悟力增強了,進而促進智力發育。嬰兒在頑強的學習行走中摔跌爬起,逐步建立一種可貴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這對將來孩子形成頑強的個性及不怕困難的勇氣大大超過一般的孩子,可見體育鍛煉對嬰兒多麼的重要。

體育鍛煉之所以能促進智能發育,是因為進行鍛煉時,各種動作直接受神經係統的支配和調節,肌肉中的神經可將各種刺激傳到大腦,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增進大腦的功能,使大腦的反應更加靈敏。從生理學上來看,體育鍛煉可以增加腦的血流量,能供給腦細胞更多的營養和氧氣,有利於大腦的發育。因此體育鍛煉和智能發育有密切的關係,父母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