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個月嬰兒的視線能追視活動的玩具和走動的人,對聲音有一定的定向反應,手的動作由沒有目標和方向伸出揮動到學會抓握懸掛的玩具,兩手擺弄玩具,翻身取玩具。整個醒著的時間都在忙著看、聽、抓握和伸手揮動。因此,這個時期應選擇的玩具,不僅要色彩鮮豔、有聲響,而且要便於嬰兒學習抓握以及不宜咬壞的無毒玩具。可以給嬰兒看吊燈,吊著的旋轉玩具,帶手柄的響鈴玩具、無毒的塑膠玩具和布製的玩具等。
3.7~9個月嬰兒已經能夠獨坐,並學會爬,能眼手協調地用手抓物、取物、搖晃和敲打玩具,特別喜歡拿個玩具扔在地上,再拾起來玩。7個月時由於孩子還不懂玩具的性質,因此拿著不同的玩具都是一種玩法,如給他娃娃、鈴鼓和皮球,他均是敲著玩一會就扔掉,以後讓人拾起再玩。8個月以後開始能分辨玩具的性質,知道娃娃要抱著玩,鈴鼓要敲著玩,皮球要滾著玩。這時可以將嬰兒平時喜歡的玩具全部擺在他的麵前,他想玩什麼就玩什麼。
4.10~12個月嬰兒已經熟練地爬行自如,會站立及學走路。手的動作已經能用拇指和食指撿小木珠。此時期為嬰兒選擇的玩具應該是幫助學走路的學步車、小推車、拖拉玩具、球類、動物和能開動的車等,還應該有訓練小手指動作的玩具如:積木、套圈卷、套合、小餐具、空心插木、橡塑動物和娃娃等。
總之,為嬰兒選擇的玩具要有聲有色、結實耐玩、無毒衛生,要選擇便於嬰兒嬉戲、發展嬰兒的感知覺和動作、對身心發展有益的玩具。
二、11個月嬰兒的智力開發
(一)學“押韻”
1.方法選一首你最常給寶寶念的兒歌,而且每句最後一個押韻的詞要容易發音,如“小娃娃,甜嘴巴,喊媽媽,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念時,故意加重每句最後一個字的語氣,並將前麵的字拉長,念成“小娃—娃”,以強調最後那個押韻的字。你緊接著說:“寶寶,說‘娃’!”然後你再念一遍“小娃——”故意不說出“娃”字,等著他說出。如此反複進行,使他逐漸能跟著成人把最後一個押韻的詞都說出來。
2.目的發展語言能力。
(二)念兒歌
一隻白兔長得美,
兩隻耳朵三瓣嘴。
前腿短,後腿長,
蹦蹦跳跳四條腿。
(提示:可以拿一隻玩具小白兔邊念邊做動作)
(三)學叫人
1.方法晚飯後,爸爸、媽媽抱孩子出去散步時,可以一遍遍地教孩子學叫“爸爸”、“媽媽”。注意父母的發音一定要清晰而緩慢。當孩子終於叫出了第一聲“爸爸”或“媽媽”時,要親親他或做些其他獎勵性的動作。待孩子會叫“爸爸”、“媽媽”後,再教他叫“阿姨”、“叔叔”等。
2.目的提高語言能力。
(四)蓋蓋子
1.方法準備一隻杯子和大、中、小三隻蓋子,其中隻有一個蓋子正好蓋在杯子上的。先教孩子蓋杯子的動作,然後再把三隻蓋子都給他,叫他“看用哪個蓋子把杯子蓋好”。孩子在反複蓋上取下後,終於選中了合適的那個時,媽媽要給予表揚。
2.目的讓孩子掌握物體之間以及物體特點發展他最初的思維活動。
(五)搖擺舞
1.方法讓寶寶坐在床上,放一段他愛聽的節奏明快的嬰兒音樂,用手扶著他的兩隻胳膊,左右搖身擺動,多次重複後,逐漸讓他自己隨著音樂左右擺動。再將寶寶扶起來站立,待他站穩後,鬆開手。如果寶寶隻能獨自站立幾秒鍾,在他向一邊倒時,你就輕輕幫助一下,讓他站直;這樣,他就像一個不倒翁一樣左右搖擺而不倒。如果他能獨自站立20 s以上,你就可以讓他學習隨著音樂的節奏左右搖晃身體而不跌倒的動作。
2.目的訓練幅度較大的動作與平衡能力,培養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