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11個月嬰兒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1 / 2)

一、11個月嬰兒早期教育

(一)禁止做不應該做的事情

嬰兒能自由活動手腳後,就非常“淘氣”了。嬰兒為了試驗自己的本領,“什麼都想做”。其中包括使大人傷腦筋的“淘氣”,當然也有讓大人發笑的高興行動。對嬰兒來說,什麼都同樣是“嚐試”,大人高興與否,同他不相幹。

嬰兒做了使成人不高興的事情時,也不是可以置之不顧的。吃飯時,嬰兒笨拙地碰翻咖啡杯或者湯碗和菜盤,絕不是他故意要做的,責任在於當母親的不該把咖啡杯放在嬰兒容易碰翻的地方。

嬰兒隨手把正在吃的麵包扔到地上,就應該讓嬰兒覺得這樣做是大人所不允許的。第一次扔時,可以對他稍稍繃著臉,瞪眼說:“幹什麼!”待一會兒,他還想扔時,可先說:“幹什麼!”以示製止。這樣一來,嬰兒就會覺察到這是媽媽不允許的。嬰兒不扔麵包時,就表揚他:“真是個好孩子!”對嬰兒來說,好壞的差別決定於媽媽的臉色是高興還是發怒。

認為未滿周歲的嬰兒不懂得什麼叫好或壞,不管他幹什麼,都置之不管,這是不對的。現在的母親們對孩子所做的錯事,不加斥責,說:“責備也沒有用。”這是她們在該斥責時不加斥責的緣故。應該盡早讓嬰兒懂得做什麼會讓媽媽高興,做什麼會讓媽媽不高興。母親的感情變化,嬰兒從小就很敏感。盡管此時的嬰兒還不能判斷好和壞,但能感到媽媽是高興還是生氣。

(二)保證嬰兒良好的睡眠

睡眠是寶寶生活中的重要內容,11個月的孩子一天有一半左右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俗話說的“睡得好,長得高,胃口好”是很有道理的。人在睡眠時,大腦的生長激素分泌較多,這種生長激素能刺激骨骼、肌肉等組織的增長,白天清醒時生長激素分泌的很少,小兒入睡時的生長速度是清醒時生長速度的3倍。所以,孩子是在睡眠中不知不覺地長高的。睡眠充足的寶寶,大腦功能恢複得好,精神良好,興趣廣泛,吃飯香,營養吸收也可以得到保障。所以,給寶寶充足的睡眠時間是很重要的。

11個月的孩子每天應睡14~16 h,一般安排每次午睡2 h,晚上睡12~14 h。在寶寶睡覺時,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保證睡眠的質量。臥室要空氣新鮮,經常通風換氣,但不要用風直吹嬰兒。室內要保持清潔、安靜,白天要懸掛窗簾,晚上要關燈。

(三)不要讓寶寶蒙頭睡覺

有些寶寶喜歡把頭蒙在被子裏睡覺,開始是覺得好玩,偶爾1~2次沒關係,但若形成蒙頭睡覺的習慣就不好了。

蒙頭睡覺時,呼吸的空間範圍小,空氣不流通、不衛生,會使寶寶睡眠不安定,總處在一種淺睡眠狀態,容易驚醒,也容易做夢,對健康是不利的。

造成蒙頭睡覺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有的是因為天氣冷,寶寶把頭蒙在破子裏覺得暖和舒服;有的是父母在睡前跟寶寶玩耍,常引導寶寶鑽入被窩裏;也有的是看了寶寶害怕的電視,聽了大灰狼、老虎的故事而躲在被子裏。有些家庭臥室光線太亮,父母在房裏做事,怕影響孩子,采取蒙頭睡覺的做法,蒙頭睡的次數多了就會慢慢形成習慣。

糾正寶寶蒙頭睡覺的習慣可以通過講道理和逐步改過的辦法,不要責罵。可以待孩子入睡後把被子拉下來些。南方的冬季室內空氣較冷,可把被子蓋在脖子稍上,讓口鼻眼露在被子外麵。

(四)選擇適合0~1歲嬰兒身心發育的玩具

嬰兒很小,會不會玩玩具?這是很多成人所懷有的疑問。有位科學家對出生1~2個月的嬰兒做了研究:1個月嬰兒聽覺集中,聽見母親的歌聲或搖鈴聲會停止哭;2個月時視力集中,能注視頭部上方懸掛的玩具5 s,2個月末可達5~10min,並能追隨玩具轉頭、微笑、嘴裏發出咿呀的聲音,說明嬰兒被玩具吸引住了。

每個健康的孩子,出生後均是好動的,若是身邊無玩具,他會玩身邊的任何東西,如用手觸摸衣服、被褥,甚至玩自己的手、腳。為了滿足嬰兒生長發育和心理的需要,父母應選擇一些適合嬰兒年齡特點的玩具,如能刺激各種感官(眼、耳、手等)活動的玩具,既便於抓握,不易碎,又便於洗滌消毒。

由於出生第一年是人的一生中身心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因此,要根據幾個不同的月齡階段來選擇玩具。

1.0~3個月嬰兒的聽覺和視覺開始集中,能在很短時間注視彩色的玩具,此時期應在嬰兒小床上懸掛大彩球、搖鈴、紅旗等,懸掛高度要在嬰兒腦上方40~70cm處(大玩具懸掛高些約70cm處),要經常變換懸掛的位置,吸引嬰兒從各個方向注視玩具,聽玩具聲音,聞聲轉頭,讓其目光追隨玩具移動。經常用眼看、耳聽的嬰兒3個月時還會揮動手臂觸摸玩具。